夏天到了,随着气温越升越高,人们都在忙着避暑,那么古人又是如何避暑的呢?
古人避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摇扇子。人们往往喜欢聚在一处树荫下,一边摇扇子,一边闲谈。 而达官贵人们则安然地躺在家里的床上,旁边有仆人在不停地摇着扇子,阵阵凉风吹来,舒服清爽。 直到汉代,人们发明了一种叫“叶轮拨风”的装置,代替了人力摇扇,轻松方便。
后来,人们不满足于仅仅依靠扇子有限的风力带来凉爽,设计建造出了一种避暑的房子。 这种房子通常建在湖边,人们在水中建一个像水车那样的自动装置,不停地转动,带来的凉风吹进屋里,起到避暑的效果。又或者人们想办法把水运到屋顶,水从屋顶顺流而下,形成了“人工水帘”, 屋里立刻就像下雨天一样, 凉意袭来。 而对于平民百姓而言, 财力有限,他们就在院子里多挖几口水井。井中的凉气随着微风吹来,不甚凉爽。
除此之外,古人还利用“冰窖”来避暑。 每到夏天,人们就把存放在“冰窖”里的冰块取一桶出来,放在房间里,利用冰块融化吸热的原理,室内的温度就慢慢降了下来。
对于那些建不起冰窖的人们来说,他们就会跑到深山里寻找阴凉的岩洞,往往岩洞内会有大量的寒冰。人们便想办法运些冰块回家,同样可以避暑。
如果冰块仅仅只用来放在家中,融化消暑,不免有些过于浪费。于是,古人就想出了用冰块做冷饮的方法来避暑,这跟我们现在吃的冰镇食品如出一辙。后来人们还做出了一种消暑的冷饮叫“冰酪”,被传到了国外,经外国人改良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冰淇淋。
另外, 古人利用瓷器的冰凉之感,做出了别具一格的“瓷枕”来避暑。夏天的晚上,枕在凉凉的“瓷枕”上,浑身都透着凉意。 由于瓷枕做起来成本低,渐渐地就成了古人避暑必不可少之物。
现如今,科技如此发达,我们不用再像古人那样想尽各种方法去避暑。但我们所享受的各种便利,也都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结晶。

古人如何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