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志军 陆翔
场所码是疫情防控过程中一道重要防线,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时, 应该主动扫场所码,并向场所现场工作人员亮码;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无法扫码的,则要携带好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码, 核验健康信息。 近日,记者兵分几路,了解了区域内部分商家小区场所码的执行情况。
8月11日下午3:30,位于罗秀路上的上海银行大厅里, 大堂的值班人员站在数字哨兵和场所码的标志处静候来宾,前来办理业务的顾客拿出手机,快速扫码,依次进入。长桥二村小区靠罗香路的出入口, 大喇叭广播着配合扫码的语音, 进入小区人员会按照要求扫码后进入。在隔壁不远处的汇丰大药房,不仅有专人助力监督,而且数字哨兵、额温枪双管齐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药房是民生的重要窗口,不容懈怠。 步行数十步,就到了长桥菜市场(如图1),只见三名工作人员把守着门口, 遇到有顾客亮码超过了72小时,就会果断劝退。工作人员说:“类似扫码异常的情况不常发生,但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我们必须要严格应对。 ”
8月12日上午, 记者在盒马鲜生裕德路店的入口处看到, 商家在下沉式广场中用金属护栏对进出通道进行了物理分隔, 并引导进入超市的顾客扫码场所码。门口的数字哨兵前,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检查(如图2),恰巧一位老年人打开随申码展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该工作人员就指导老人通过数字哨兵进行扫码登记。 负责场所码检查的小张告诉记者, 由于每天进出盒马鲜生的顾客众多, 超市在两个出入口都安排有专人负责场所码的检查, 对于出示随申码顾客,则会指引其通过数字哨兵扫码登记。
除了商家的严格管理, 许多外卖人员都会自觉遵守场所码的扫码规定。8月12日上午9:00,在南洋1931商场靠裕德路的一家餐饮店前, 一位饿了么外卖小哥在进入店家取外卖前, 主动进行了场所码的扫码。 记者询问外卖小哥场所码扫码事宜时, 匆匆拿上外卖的小哥随口回答道:“都已经养成习惯了!”店员小马告诉记者,由于是商场边厅的商户,商场开门前外卖员、 顾客都是直接从商户店门进入的, 因此都要求严格执行场所码的扫码工作。“现在的外卖员和顾客也都很配合。 ”小马笑着说道。
在文定路遇到了从事房产中介业务的袁先生,他告诉记者,目前徐汇各商品房小区对于场所码的管理都比较严格:“近几天,我去过东方曼哈顿、盛大花园、百汇园等小区, 这些小区对于出入人员的管理本来就比较严格, 如今则将场所码的检查列为了常规工作。 ”
8月12日中午11:45, 烈日炎炎,路上行人寥寥, 记者在裕德路92弄门口看到,十分钟内有4名外卖小哥和1名快递员前来, 保安指引外卖小哥和快递员扫码,并将快递和外卖放置在大门口快递架上。“对于居民要求其出入扫数字哨兵,而外卖和快递则扫场所码,”保安师傅坦言,“对于执行扫场所码的工作, 现在居民还算比较配合,但老人在使用上确实比较困难。而且高温天气,有时手机还会打不开,对于我们的管理来说也增加了难度”。
记者通过对各公共场所和小区的现场观察发现, 各商家执行扫码总体上较为严格, 各居民小区也按照要求执行场所码扫码工作。 但记者也发现个别临街商户, 由于人手紧缺等原因对于执行场所码扫码工作有所欠缺, 个别小区有小区住户执行场所码不严格的情况。
专家强调, 市民面对疫情防控不应松懈和麻痹,在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的基础上,更要积极落实定期做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的“新防疫三件套”。 市民积极亮码、扫码,做到“应扫尽扫”,是履行防疫义务的“规定动作”, 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也是筑牢防控屏障的重要一环。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位市民如能尽到自己的防疫义务, 最终受益的也将会是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