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
勇力震世的人, 用怯懦来保守成业。
有了成就、 得了权势和地位的人大多会受到别人的猜忌, 于是总喜欢避讳,将自己的短处掩盖起来,可唐朝名将郭子仪却反其道而行之。
郭子仪是唐朝杰出将领, 因战绩显赫被封为汾阳王, 王府建在长安亲仁里,几乎占了亲仁里的1/4,家中有30多人进进出出。 就是这样一个豪华、显赫的府邸,作为一家之主的郭子仪却没有让它警卫森严,而是敞开府门,任人进出,百无禁忌。
一天, 郭子仪手下的一名将官来辞行, 由于知道郭府不需通报便径直走进了内宅。 刚巧,郭子仪正在为夫人和爱女梳妆打扮帮忙,一会儿端水,—会儿递手巾,一会儿拿镜子, 其乐融融的景象令人羡慕。本来若是在寻常百姓家便也不以为奇, 可这在王府中就让人觉得那是奴仆们做的事。
这位将官回去便将此事当做稀奇事一样讲给了自己的家人听。 于是一传十、 十传百地传遍了整个京城。
郭子仪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可他的儿子们却觉得有失体面。 于是找到父亲,要他关上大门,像别的王府一样不准闲杂人等随便出入。 郭子仪却道:“孩子们, 我这样做不是图慕虚名, 而是为了保住我们的身家性命。 ”
此话让孩子们一头雾水, 忙问其缘由。
郭子仪长叹一声, 语重心长地说:“我如今爵封汾阳王, 作为人臣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 你们现在还太年轻,只看到我们显要声势,却不知这显赫背后已是危机四伏。
月盈则亏,盛极而衰,按理我应急流勇退才是万全之策, 可如今朝廷要用我, 皇上怎么会让我解甲归田、退隐山林?
在这进退两难的境况中, 如果我再将府门紧闭,与外界隔阂,如果与我有仇怨的人诬告我们对朝廷不忠,则必然会引起皇上的猜忌,若再有妒贤嫉能之辈添油加醋, 落井下石, 则我们郭家一门九族就性命不保,死无葬身之地了。 ”
儿子们这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再也不提关闭大门的事了。
身为四朝重臣的郭子仪深谙“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的道理,并身体力行,方能全身而终,荫及子孙,泽被后代。
不争一时之荣辱, 不争一事之胜负,郭子仪明白产生灾祸的原因,知道该如何消灾免祸, 并善于忍受恩宠与幸运,实是智者。
“怯”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