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最近和朋友聊天 ,学识渊博的父母, 他们对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这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上海有位女作家,曾在她的作品里发过这样一个感慨: 成年人看小孩子, 总是觉得自己对小孩子倍加关注, 而小孩子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那么关注成年人。其实,女作家的这通感慨,恰恰与真实情况相反!小孩子生存的资源来自成年人, 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被成年人硬性规定,打一个不尽恰当的比方,小孩子是战俘营里的俘虏, 而成年人就是看守。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在一个战俘营里, 究竟是俘虏关注看守的一举一动, 还是看守更关注俘虏呢? 看过一些这方面题材影视剧的观众其实都知道, 当然是俘虏关注看守更多!因为,俘虏要仔细地体察看守的每一个动作和情绪的变化,否则,这些战俘会过得很惨。
所以, 成年人其实是低估了孩子对他的审视,也低估了自己一些非常小的举动对孩子的影响。
榜样
常听到身边的一些朋友抱怨,说自己的工作实在忙,无暇顾及、陪伴孩子,随之而来的就是发一通怨言,说几句牢骚,当然也少不了内疚。每当这时,我就想起国内的一位著名的中学校长李希贵讲过的一句话:“孩子不会长成你希望的样子, 他会长成你的样子。 ”这真是一句金句。
养育孩子, 本来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吃穿住行要各种关照,当然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各种限制;另外一种,就是提供资源和榜样,这个榜样当然就是父母自己。
乍听, 这似乎是给平时工作忙碌的人的一种安慰, 但这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养育逻辑。 一种是按照现代社会的逻辑, 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即将要投入竞争的投资品;还有一种,把孩子看成是生命的传承, 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然榜样的作用和人格的示范,才是最有效的。 那么,你相信哪种逻辑更有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