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丽敏
本报讯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一直被认为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绝症”,由于细菌侵袭动脉壁,瘤体进展迅速,破裂发生更加凶险且难以治愈,致死率极高。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符伟国教授团队,利用患者自体深静脉再造腹主动脉,治疗重度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获得成功,创下国内首例,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成功改写了这种困境。
患者李先生今年1月在外地被诊断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先兆破裂, 随时面临瘤体破裂大出血风险。 符伟国教授团队在收治病人后, 快速完成检查和术前计划。 救治方案对于术者和患者都异常艰难,就是利用下肢深静脉“拼接血管”再造腹主动脉。 但这种手术由于技术复杂、创伤大、术后管理困难,国内尚无开展的先例, 手术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手术预案。
终于在入院后第三天, 患者接受了这一开创性的手术。 术中发现患者是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中最严重、 致死性最高的一种罕见情况。 在符伟国主任的充分评估和指导下,杨珏副主任医师、岳嘉宁主治医师共同完成手术。 术中普外科童汉兴副主任医师完成后腹膜感染灶的切除; 血管外科手术团队取材双侧大腿股浅静脉,再造了患者的腹主动脉。
最终,在血管外科、普外科、麻醉科、手术护理团队的紧张配合下,手术时间9小时,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进入监护室,在郑毅隽主治医师的管理下,患者度过术后风险。

“血管拼接”获重生
中山医院高难手术创国内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