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上观新闻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是养生的好时节。 但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重点, 春季养生记住这几点, 就是“养寿命”。
养肝
中医认为, 在人体脏腑之中,肝与春季相对应,十分适宜在春季养肝,让我们平稳换季,身心舒畅,为这一年打好健康基础。人就像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的。 人也一样,春天气血从内向外走, 主要功能在肝。根据中医“卧则血归于肝”的理论,平卧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回流到肝脏,春天养肝的目的就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顺应天时,避免熬夜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和“火气”对肝脏的损害。 平时要多喝温开水,或在水中加入枸杞、玫瑰或陈皮等做代茶饮,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疏肝理气。可取陈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 将陈皮、姜片、甘草放入水中煮开, 冲泡10分钟左右,去渣饮服。有补益阳气,止咳化痰、理气消食之效。养骨
骨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医的观点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的最佳时间,万事万物的生长趋向很强烈,骨骼也不例外。相比其他季节,春天更利于骨骼的健康养护,主要有三的原因。
一是新春萌生,阳气富足。 中医认为, 阳气是人体血气的承载体,而骨骼的健康,离不开血液所供给的养分。 新春萌生,新生的阳气充斥在环境中,人体吸纳阳气的效率更高,血气冲涌,自然更有利于骨骼健康。 二是春天阳光柔和,更易增骨。骨质密度是骨骼健康的一大标准,经常晒太阳,能够有效促进钙质吸收,起到更好的“增骨”效果。 春天柔和且适宜的阳光,自然就成了晒太阳养骨的最佳选择。建议每天晒太阳时间控制在20到30分钟之间, 以免紫外线吸收过度,反而对皮肤健康不利。 三是温度适宜,不易伤寒。骨骼有“喜温厌寒”的特征,而春天的温度适宜,阳气滋生, 伤寒疾病的风险较低,骨骼也不会受到外界寒气的刺激,这个时候养骨的效果自然也是最好的。
对于养骨的方法,建议首先要多运动,积极运动,协助阳气升发,血气滋养,对于养骨自然能够产生非常大的裨益。 此外,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D以及钙质的食物。养脾胃
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引起的,特别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因为肝气犯脾而至肝脾失调。 在中医里,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很多疾病。因此,春季养生不能落下脾胃。
春季健脾养胃可以用水果做汤饮用。 苹果一个,梨一个,橘子2个洗净, 苹果和梨带皮切成小块,橘子带皮掰成4块, 同放入1000毫升水中,大火煮沸,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至水果熟软即可。 喝汤吃果肉,不用加糖,水果天然的味道就很好。 每周吃2-3次,可以健运脾胃。 如果不方便水煮,可以多喝柠檬水,清热养阴改善上火。此外,生活中还可以多用玫瑰花和菊花泡水,脾胃不好湿气重的女性可以加上一点陈皮,健脾理气的同时还能祛湿。

春天养生就是“养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