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丽敏
本报讯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火火过大年。灯笼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 同时也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日前,漕河泾街道以灯笼制作为载体,以丰富“双减”后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增加社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为目标, 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花草纸灯DIY制作活动,吸引了10余组家庭前来参加。
造纸术源于汉代, 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花草纸则是在采用古法造纸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造纸的过程中加入了干花、树叶等,让纸张更加美观。 在活动现场,指导老师将工具和材料包一一发放到每组家庭的桌上,并按照粘贴灯面、搭灯架等步骤进行讲解。
孩子们有的和妈妈一起拼搭,有的和爸爸相互配合。 在灯面粘贴好后,孩子们将相邻的两片三角形用胶水和宣纸固定住,待胶水干透后再用绳结固定灯架的上下两端,一盏独具古朴魅力的古风灯笼就这样诞生了。
花草灯采用了木制框架, 是当代花草纸工艺与灯笼工艺结合的一种艺术品,也是基于传统花灯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创新改造。融入了古法造纸的精髓,将古时装饰华重的花灯简单化, 使花草纸天然的形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更贴合现代美学的简易之美。
以传统文化为底色, 用花草纸描绘流年,用心灯传递脉脉温情,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过程不仅是动手能力的提升, 也让传统器物真真切切地走进了现代生活中, 点亮了别样的国潮风华。

传统文化点亮国潮 手作花灯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