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会雄
本报讯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大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7年徐汇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皆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大肠癌是一种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密切相关的疾病,大多具有明确的癌前期病变(如大肠腺瘤、息肉等), 及时发现癌前期病变及早期肿瘤,能明显减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2月22日,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居民结直肠肿瘤精准筛查项目启动会在徐汇区政府报告厅举行。
精准筛查项目由徐汇区政府牵头组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徐汇区卫健委和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同承担。项目预计历时三年,全面覆盖徐汇区十三家街镇, 筛查人群范围是50-74岁初筛为高危人群且未做肠镜检查的徐汇区居民, 通过粪便和血清检测开展进一步的精准筛查, 提高结直肠肿瘤的筛查依从性和早诊早治率。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徐汇区自2011年起开展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 以粪便隐血和问卷调查为初筛手段, 然而居民行结肠镜检查意愿不强,影响筛查效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机构共同研发的无创、便捷、 高灵敏度、 高特异度的精准筛查方法,适合社区推广,提高居民筛查精度。
据悉, 本次筛查项目纳入粪便检测和血液检测多项精准筛查技术, 准确性高,能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检出效能, 实现结直肠癌精准筛查, 是国内首次大规模人群结直肠癌精准筛查。同时,针对精准筛查出的高危人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还将提供便捷全程诊疗服务。 并期望打造成样本工程,惠民便民。
该项目有助于提升徐汇区结直肠肿瘤早诊早治能力, 改善和提升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诊疗水平, 造福徐汇区百姓。

政医校联手开展精准筛查项目
徐汇区向这种癌症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