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召集我们小区的十位退休老党员开会,说是请我们加入漕河泾党工委在职党员参与的“学习强国”活动。 居委会几位年轻人手把手帮我们下载了“学习强国”的APP并教会了我们基本操作要领后,书记对我们提出了每天积分不少于40分的要求,并希望大家在“学习强国”活动中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学习强国”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也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网友在朋友圈“晒”他们截屏下的积分和段位,于是回家后马上进行了实践。
进去后,感觉不错,因为里面不仅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而且发生在天南地北、经邦纬国的事里面都有了,特别是央视新闻台的直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的最新文章把一些中央政府的政策、领导人的讲话都能在自己的手机里即时收听、收看了。 每天收看收听好以后,“学习强国” 的APP就会自动为我积“分”了。 但是要获得当天的全部积分24分,还是需要花些时间和耐心的。 当然这些积“分”还是“物有所值”,因为随着“分”的增加,我脑子里的新东西也不断地多起来了。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我要答题”专栏。
这个专栏有两大块,分别是《答题练习》下的“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以及《竞赛答题》下的“挑战答题”“双人对战”和“四人赛”。可以说《答题练习》中的题目对我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因为许多知识点都比较简单,就算有点是似而非,也可以打开参考答案找出填上正确的,有点费事的答案要在5、6分钟的视频中找,因此这总共20分“得来只是费功夫”罢了。 记得我最快最顺的那一次答对“每日答题”取得5个积分,仅用了32秒! 另外,虽然“每周答题”一星期只有一组题目,但因为我参加“学习强国”晚,因此可以把过去没有做过的题目天天“拿回来”做,“每周答题”成了“天天答题”。 这应该不算“投机取巧”吧?
《竞赛答题》是我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夜时完成的。 这不仅因为“一年四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我的脑子最好使的时候, 关键的是此时早起的大多是老年人, 绝大部分年轻人真睡得香呢,大家都是老年人我还可以一搏,但到白天我只有输的份———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因此不管“双人对战”和“四人赛”,我基本都能拿到这两场赛事的总分7分,最少也能得5分。 一到上班时间,常常只能得3分了。
“挑战答题”的6个积分最难得,因为只有45秒的答题时间,答错了马上得离开,虽然有一次“复活”的机会,但是,再答就更容易出错了。“挑战答题”里面的题目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什么问题都有。 四个似是而非的填空选择题,有时连审题时间都来不及,就被“挑战结束”了,但这6分我每天都会争取得到,因为就算被APP判“挑战结束”了,但我还是继续“挑战”,直到连续答对5题以上,才能得到这6个积分。 庆幸的是,我有过一次“历史最高答对18题”的记录,至今自己没有再打破过。
现我已摘星5颗,升段到了五段,属“学富五车”级了,这几天正在向3500个积分进军。
当然,学无止境。 就是望高到了“九天揽月、十年磨剑”的九段十段了,还是要继续的。 不过, 到那时我肯定要截屏后放到微信朋友圈里和大家“显摆”一下的。

积分摘星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