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小树林中散步遛弯, 冷不丁一阵浓郁桂花香扑鼻; 才发现原来是小区那一片桂花树不经意间已缀满一丛丛如金丝妖娆的桂花。 原以为今夏高温天冗长, 迟滞了桂花的盛开也影响桂花香气;看到在风中摇曳的黄色花瓣,顿觉一爽:不仅庆幸“撞上”金秋第一缕桂花香的幸运,而且更有在新鲜桂花装点秋日口福的期盼。
在以往年岁里, 听到弄堂里有商贩吆喝:“桂花赤豆糕、桂花甜酒酿”,在“花”字后面尤其会故意拖长一拍、 半拍; 顿时勾起少儿们肚子里的馋虫。 而在春节计划供应的“年货”名录中,“桂花糖年糕”绝不可少。 秋凉渐起,“赏桂”的民俗是一件大事,但要到“桂林公园”才能一睹芳容,那有一千多株平日不常见的桂花树。
上世纪三十年代报刊曾刊文:“浦东人、徐家汇人、龙华人,家里都有桂花树的,开放以后,便拗下来调到上海来卖,上海人看到桂花,是多么喜欢,两角小洋一大枝,大家争先恐后地去买。 ”并刊有“秘籍”:准备食用的桂花要在花还没开大时就必须摘下,若等到十足开大了,一打摇就下来了,香气散失就无用了。 由此可知:真乃“术业有专攻”哦。 桂花花期不长,各商家都有保存桂花香、型、味的绝技;所以无论冬夏,耳熟能详的海派早餐点心“桂花甜酒酿”“桂花赤豆糕”等,就有了当年桂花的一席之地了。
忽然想到,其中或可探寻以往科举及第者被称作“折桂”的根缘。 古时让如人中龙凤的考场优胜者披红挂绿、骑高头大马、手持花蕾将开未开的桂花枝条,让金秋第一缕香在金榜题名的喧嚣中漫漫氤氲;人生高光时刻莫过于此。
金秋第一缕桂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