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至31日期间,徐汇区“千帆菁英”高成长管理训练营(第二期)举办。 作为首期成功举办后的迭代升级,本期训练营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通过实战课程、标杆参访、跨界论坛等多元形式,为50余家高成长性企业提供深度学习与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多层次的赋能体系。
实地探访在一线感悟技术赋能
实战导向、产学融合,是本期训练营最亮眼的“标签”。此前的开营仪式上,训练营成立了“千帆护航队”和“千帆俱乐部”,构建起“千帆计划”高成长企业生态圈;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办相关负责人为学员们解读高成长企业政策,奠定了“政策+实战”的基调,让学员既懂政策方向,又能落地实践。
依托徐汇区优质产业生态,训练营将课堂延伸至产业一线,组织学员走进北杨人工智能小镇与上海创智学院开展实地研学。北杨人工智能小镇作为见证区域人工智能“下一站北杨”、擘画产业蓝图2.0的重要落子,同时也是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核心载体,汇聚了多家创新平台。 学员们在此通过前沿技术展示观摩与创新应用场景体验, 深入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实践成果。
在上海创智学院,“AI发展的破局之道是交叉”理念引发共鸣,参训学员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在现场与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这种结合产业实景的研学方式,真正帮我们在技术创新与业务实践之间找到了连接点,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清晰参考。”一位参训学员在交流中说道。
专业赋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本次“千帆菁英”训练营聚焦企业成长关键环节, 设置了《CEO财务思维》《税务风险应对》《商业合同管理》《用户需求洞察》《高效招聘激励》等一系列精品课程,直指企业经营中的核心痛点。 授课专家不仅通过真实案例解析共性难题,更引导学员跳出固有思维,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建议。 课堂采用互动研讨模式,鼓励学员带入真实业务场景,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有效助力企业构建与业务适配的管理和人才机制。
学员们普遍反馈,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的今天,企业必须持续进化,从产品设计到内部管理,都需具备新思维、新工具。 不少学员表示将把所学应用于业务实践, 同时期待后续能组织更多关于出海战略、行业创新等主题的专场交流,共创合作机遇,共迎时代挑战。
圆桌论坛多元视角激发创新灵感
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积累,最终在多元视角的圆桌论坛中升华为创新灵感的迸发。恰逢第八届进博会汇聚全球创新、“双十一”开启消费盛宴的背景,本期训练营以“破界共生:科技赋能下的消费新图景”为主题,携手第一财经商学院打造“扬帆者说”圆桌论坛,并邀请一期企业家学员返场交流,与二期学员共探科技重塑新消费生态的路径。
论坛现场氛围热烈,来自皮爷咖啡、高途、见知、星云爱店、纽酷等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实践案例。 有学员表示,这种跨界交流机制打破了行业信息壁垒,为企业在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等方面提供新思路。
服务延续徐汇赋能企业不止步
本期训练营见证了“千帆菁英”品牌的持续升级———从首期的系统化知识赋能到本期的生态化融合创新, 徐汇区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包PLUS” 机制搭建市区协同服务网络,并率先推出覆盖全区4.6万法人主体的“企事快办”高效服务平台。企业可通过线下20余个服务站点或线上扫码提交诉求,享受“一口对接、快速派单、全程跟踪”的精准服务,真正实现“减负赋能”。
区投促办表示, 将持续优化训练营内容体系,打造“创业者想来、多来、共赢”的高价值平台,并以进博会为契机,积极推动“千帆菁英”企业与进博企业对接,实现从内部培育到对外开放的有效衔接,助力企业链接全球资源、拓展合作空间,共同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区投促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