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奚 亮
近日,由15位“小小规划师” 设计的流浪猫智能小窝模型在宋庆龄文化空间揭晓,一张张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喵星友好社区”海报传递出了和谐共生的愿景。
“喵” 趣盎然·美好街区———“小小规划师”夏令营于7月17日启动,由湖南街道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上海爱创益公益发展中心携手, 针对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流浪猫问题, 展开一场社区环境规划实践, 同时锻炼未成年人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城市社区的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
参与此次夏令营的“小小规划师” 对两周的活动意犹未尽。在开营活动中,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研究生兰燕, 不仅讲解了流浪猫的生活习性、 紧急救助技巧, 还巧妙融入了环保理念与社区规划知识,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既科学又温馨的喵星知识体系。
7月25日,“喵星工匠队———流浪猫家园智能化建设” 如期举行,“喵趣科普站”老师介绍了Arduino Uno板、超声波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MP3音乐录制与播放模块、LED灯带、舵机等智能设备,并讲解搭建步骤和技巧,通过科技赋能解答大家的问题。
小心翼翼地将硬件设备安装到喵喵小窝中,并用热熔胶和双面胶进行固定,在Mind+ 软件中进行灯光控制编程,尝试声音控制编程,播放一段音乐欢迎猫猫回家……“小小规划师”组成了一支“喵星工匠队”,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运用环保材料,不仅将低碳理念引入其中,还为小窝增添了温馨的氛围,从而设计出更生态、可持续的设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