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8月5日,十八年没有户籍的小陶终于在枫林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了户口。当日,小陶的祖母吴奶奶与父亲陈先生专程向街道和派出所送来锦旗, 对工作人员表达了感激。
快要成年的男孩没有户口
2023年,枫林街道振兴居民区居委干部在走访时发现,2006年8月出生的男孩小陶因出生证明上缺少关键信息,至今未能办理户口。经了解,小陶患有自闭症,无生活自理能力。 祖孙三代靠低保金度日, 祖母吴奶奶与父亲陈先生仅能保障小陶最基本的生活起居; 生母陶女士返回老家,另嫁他人,同小陶父子不再联系。如今,平日负责照顾小陶生活起居的吴奶奶年事已高, 孙子户口一事成了她的一大心病。
居民的急难愁盼, 就是居委干部的关心关切。 了解情况后, 考虑到单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振兴居委第一时间将此事上报至片区。“片区有相关治理机制,可以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化解片区突出疑难杂症。 ”
“症结”居然在生母身上
经了解, 小陶落户手续迟迟未能办理的原因, 是其申办材料不符合要求: 小陶现有的出生证明上, 至关重要的一项信息———父亲信息缺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先鉴定小陶与父母双方的DNA,鉴定无误后,在原有出生证明上添加父亲信息,并更换好新的出生证明, 才能办理落户手续。
然而,吴奶奶表示,小陶的生母陶女士因顾虑新组建的家庭,对鉴定DNA屡次回避, 这也导致小陶的落户问题延宕至今。
工作小组决定出面联系陶女士。几次电话沟通下来,工作人员对陶女士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陶女士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 答应做DNA鉴定。然而,没过几天,陶女士反悔了, 甚至切断了与街道的所有联系, 处于失联状态。
合力攻坚“心病”根除
只要努力不放弃,方法总比困难多。 枫林街道平安办与派出所随即展开密切协作,在历时半年的不懈追踪摸排下, 事件终于迎来了转机———工作小组获得了一条新的线索: 陶女士在杭州务工!
得到消息后, 工作人员两次前往杭州, 在周边多方打听。几番周折后,终于在陶女士所在工厂蹲守到她本人, 也将小陶的近况带给了这位母亲。
工作人员与陶女士一次次面对面沟通交流, 劝导她承担起母亲的基本职责,重视孩子的户口问题。终于,陶女士同意进行DNA鉴定并签名确认, 成功在小陶的出生证明上补全了关键信息。至此, 小陶户口申办的攻坚任务, 在多方通力合作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文中小陶、 陈先生、吴奶奶、陶女士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