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持续高温,蒸、熏、煎、烤的桑拿天令人喘息、无奈。截至目前,35℃的高温天持续一个月以上,极端40℃的天气不少于7天。 忽然发觉道路上蒸腾,有的柏油马路在烈日暴晒下变了形,以往放着悦耳动听音乐,车尾部和侧翼喷洒清凉水注的洒水车在马路上鲜见了?! 洒水车去哪儿了? 车辆热得抛锚了? 还是环卫企业无力支付这笔水费?
市民热线转至环卫部门, 环卫部门有关人士回答是洒水的, 一般一天四至五次,笔者询问,这是常规的洒水量还是夏令期间的? 35℃高温天一天四至五次,40℃乃至以上极端天气又应该是几次呢?! 既然在正常洒水作业,为何路人感受不到呢? 正午的马路六七十度, 正等待着一拨又一拨凉水滋润,然而洒水车却难见踪影。
马路洒水作业也是民生大事,不得小觑。 一则降温、降尘;一则保护道路,有效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更重要是在酷暑难耐的盛夏,给路人带来阵阵清凉(精神和肉体)。
环卫作业面对广大百姓,如果工作做得不精细,难免遭到各种非议,如上下班高峰洒水,有干扰交通秩序之嫌;开着轻音乐洒水,往往又会变成“噪音扰民”……
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应制定详细的洒水作业规则,对洒水时段、频次、洒水量、常规作业和超常作业均应有所规定,如果一味怕“扰民”,选择清晨和傍晚洒水, 降温降尘保护路面等功效均大打折扣,我们不仅要有班组的作业台账,更要有主管部门的严厉监督,这样才能真正给城市带来洁、净、美。
期盼马路上环卫洒水车在高温酷暑天常见身影;期盼将每项服务民生的事情做细、做实、做好。

洒水车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