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我在匆匆赶往工厂的路上,绿化带里突然传来几声蝉鸣,我不由自主地哼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我的童年与村里的池塘和树木紧密相连。 夏季午后,知了的歌声是那时最响亮的乐章。我们这些泥巴还没洗干净的孩子们, 一听到这声音,便像被魔力吸引一般,轻手轻脚地靠近。 记忆中,总是在低垂的树枝上发现它们的身影, 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一个迅疾地捂捉。成功时,我们的笑脸比七月的阳光还要灿烂; 失败时, 便一路追随那振翅高飞的小生命,直到它栖息在难以企及的高枝。
在我们这群孩子中, 二毛是我们的“领导”。 他不仅聪明过人,玩乐间更是个能工巧匠。一次,他指挥着小山去寻竹竿,明明回家取塑料袋,自己则用柳条和麻绳制做了一个捕蝉的“神器”。当二毛举起竹竿,对准歌唱的知了,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将其收入袋中。 随后,他将这“神器”递给我,那份信任与责任让我倍感骄傲。
我们的“神器”捕捉知了几乎百发百中,很快,小山手中的袋子便装满了夏日的歌者。 而二毛总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比如那次他用面团粘住的竹竿,从树叶缝隙中巧妙拉下好多只大知了,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那炎炎夏日,直到母亲们在门口大声唤我们的乳名,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提着满满的战利品回家,约定到二毛家共享美味。二毛的奶奶总是笑眯眯地迎接我们,她手艺高超,红烧知了的味道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岁月如梭,当年的小伙伴如今已各奔东西,成了人家的丈夫和妻子。家乡的老树也将被砍伐, 让路给新时代的建设。我时常在想,未来是否连知了的歌声也只能在绿化带中零星传来? 是否会有孩子,如我们当年那般,怀着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夏日欢乐?
不管怎样,那是一段无忧无虑、欢乐真挚的时光,永远镌刻在心头。 如今虽然时光远去,但每当知了声响起,童年的回忆便会如潺潺小溪,在心间缓缓流淌。

夏日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