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晓青 刘坤 王永娟 朱亮 陈文卿 康家辉
为积极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高地,上海徐汇正式推出“文心计划”。 5月9日,在“2024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大会”上“文心计划”首发,“文心思想库”同步揭牌。
在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王磊, 新华社上海分社分党组书记姜微,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为“文心思想库”揭牌。
“海派之源”:马不停蹄,率先破题
徐汇,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海派文化的发源之地、 江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区域内的龙华烈士就义地更是红色文化的圣地。 同时,跨界、融合、文艺范、国际范,又是徐汇独特的气质。
目前,上海正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根据市委要求,徐汇正马不停蹄、率先破题,以凸显红色文化主色调和海派文化主体性为抓手, 积极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高地。
首发活动现场,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介绍, 徐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将立足文化之心、文化重心、文化中心,从“文心”出发,实现“根脉”和“魂脉”的有机融合,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据了解,“文心思想库” 将依托新华社的资源, 联合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智库,发挥国内外城市文化研究知名专家智囊团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开展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专题沙龙活动,深入挖掘徐汇文化的文心、文脉、文创资源,引领徐汇全力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高地建设。
寻根溯源:勾画徐汇“文心”的“逻辑拼图”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外游客云集徐汇。这里有中西合璧的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也有古意盎然的“龙华庙会”,无论是到武康路安福路漫步打卡,还是在徐家汇书院沐光阅读,每一位来到徐汇的市民游客,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片热土不仅是有文脉的,更是有文心的。
在“文心计划”发布现场,徐汇提出围绕“科技之律”“人文之基”“烟火之气”“国际之范”四大关键词,将全面实施“寻光启新”“以文润区”“‘文·创’ 领跑”“入海出海”四大“文心计划”,以文载道、以文惠民、 以文兴业, 凸显红色文化主色调、海派文化主体性。
来自“文心思想库”的复旦、交大等学者认为,“科技之律”“人文之基”“烟火之气”“国际之范” 十分简明而生动地概括了徐汇“文化之心”的特质,彰显了“海派之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寻根溯源,更清晰地勾画出徐汇“文心”的“逻辑拼图”,这将成为徐汇践行“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