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天泽
埃菲尔铁塔、 凯旋门、卢浮宮、香榭丽舍大街……去法国旅游,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都去了。但另有一个叫先贤祠的地方倒值得一提。
祠是人们祭拜祖先的地方,法国也有祠,这就是位居拉丁区的外型酷似教堂的先贤祠。 进入祠内,一排排耸立的石柱,楣饰上有一古典主义浮雕,上面写着一行字: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 一条条走道,一间间石室,这里安葬着众多的法国已故的名人。
大家都知道雨果是法兰西的文学巨匠, 写作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 有26卷诗歌,12卷剧本。 但他的生平上并未过多介绍他文学上的成就, 而是说他反对拿破仑政变而遭到迫害,因而流亡英国和比利时19年,对他的革命气节大为赞赏。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他一生颠沛流离,遭到法国当局的追捕与迫害,多次入狱,焚烧他的书籍, 但他仍不屈不挠的斗争。 卢梭的棺木很精美,雕刻非常精细, 正面雕一扇门,门略微开启着,伸出一只手送出一枝花。他的一些浸染着法兰西精神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不正是献给人类的芬芳的鲜花吗?!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首次指导人类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癌症的居里夫人,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被夺去了生命, 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笔者伫立在她的棺木前久久凝思: 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为人类造福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
笔者还见到了左拉、伏尔泰、皮埃尔等一大批名人的棺木与生平介绍。许多棺木上堆满了鲜花, 有红玫瑰有百合花,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献上的。
先贤祠有一面墙,墙上刻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对法西斯侵略与统治而英勇献身的190多位作家的名字。有位叫安东尼奥·圣修百利的诗人, 驾着飞机参加空战,不幸牺牲,尸骨沉入大海,无处寻觅,人们找到了机上的螺旋浆,放在这里作为纪念。
为何法国要建先贤祠?笔者遇到了一位同去瞻仰名人的正在读大学的20多岁法国青年,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英雄与伟人。祠是最集中安葬名人的地方,通过缅怀与传承,让他们的优良传统与革命品质一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

法国的先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