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旭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90岁阿婆出院了, 在亚重症监护室待了16天的她曾经历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房颤、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等一系列高危情况,在医护们的救治下闯关成功,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家过春节。
亚重症监护室是这次八院紧急扩充的监护室,50多张病床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明显提升了医院的重症救治能力。 而这背后是八院所有工作人员勇担使命、咬牙坚持的努力。
守护生命之“心”
元旦前后,八院迎来急诊和急救车高峰,核定600多张床位,收治了900多名患者。 其中,一部分重症患者收入了综合ICU与心内科ICU。为提高救治能力,八院在2022年12月末紧急抽调各个科室的骨干组建了亚重症监护室,心内科副主任丁跃有是负责人之一。
“元旦下午三点,设备刚刚到位,我们开始收治病人, 第一天就收入了三十多个。 ”病人一个接一个,有的需要与家属沟通,进行检查检验;有的情况紧急需要立刻进行救治……亚重症病房十几个医生分成五组,内科外科搭配,协同作战。 丁跃有回忆,“真的像打仗一样,晚上九点多忙得差不多,才发现大家都没吃晚饭。 ”亚重症新增的50多个床位,不到48小时就全部住满了。
降低重症死亡率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难题。 本轮疫情,心内科成了重要救治科室,在收治的重症病人中,合并心脏疾病相对更加危险, 一旦心脏病发就十分危急。“虽然没有明确统计,但重症病人中,这种情况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今年1月初, 丁跃有就遇到了一例新冠肺炎诱发心脏疾病的典型病例。 当天,急诊接诊了一位胸痛严重的患者,“80多岁, 疼得满头都是汗”, 就医后紧急做了CT和心电图,情况不容乐观,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肺部已经感染, 心电图提示有血管堵塞的风险。
心脏的救治一刻也不能等, 丁跃有当即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他立即与家属沟通进行手术。“我对这个病例的情况印象很深,如果不做手术,可能很难挽回,但做手术风险很大,他本身又是脆弱人群。 ”好在病人的家属很理解, 也支持进行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显示, 粗大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了,在不到15分钟的紧急操作后,冠状动脉恢复正常血流,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成功抢夺回来。
由于抢救及时,团队配合到位,再加上精心护理,最近老人已经可以平卧、进食了。丁跃有每天去病房巡视都会去看看老人,看到他的情况好转,也感到了莫大的安慰。“这大半个月大家都很疲累了,但看到病人好转,真的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
全院一盘棋
科室联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在救治病人这一点上,大家总是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做到问心无愧。 ”亚重症监护室的50多位病人都需要俯卧位通气,全身浮肿的患者连着呼吸机,身上还有各种软管, 翻身需要三五个人配合才能在保证管腔通畅的情况下完成, 医护们都尽心尽力地去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重症救治需要“全院一盘棋”。 疫情以来,八院每天都要进行大交班。每天上午十点,各个科室都要做简要的梳理汇报,行政和后勤部门也需要参加。“大交班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亚重症组建从设备到药品等都需要全院配合, 大交班的沟通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轮疫情中, 混合多种基础疾病的重症病例比较多,经常需要多科室联合会诊,大交班也促进了各个科室的合作会诊。 内外科医生护士全员出动,默契配合、毫无怨言,彼此支持、相互关心,做到抗疫、救治两不误。
截至目前,八院的16位重症患者已经出院。 春节期间, 医院也已经做好相关安排,继续全力救治新冠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