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红(右)辅导孩子做花艺

/满意作品出炉了
文/ 记者 李瑾琳 殷志军 图/资料
1月28日,新年首个工作日,人们还沉浸在长假余韵中,徐汇区凌云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拾艺汇”已经打开大门,迎来了兔年新春的第一批小客人,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名为“大展宏‘兔’”的少儿花艺公益小课堂,欢庆新春佳节。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姐”的拾艺汇负责人张红和其他工作人员上午就来到现场做准备,身穿绿色“凌云志愿者” 马甲的小志愿者们也忙前忙后,一起准备好剪刀、胶水、纸杯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鲜花卉。 不一会儿,妈妈带着女儿,奶奶领着孙子陆续来到现场。 观摩了一场有关十二生肖的视频以后, 小朋友在张红老师的指导下, 在小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始亲自动手制作花艺作品:雪白的乒乓菊是兔子脑袋, 安上长耳朵和圆眼睛,插入由康乃馨、澳梅、天门冬组成的花丛中, 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白兔花艺作品就完成了。 看到自己人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花艺作品,小朋友们既开心又自豪,他们还写下了自己的新春寄语。 家长们也说,这个活动太棒了,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 学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下次有机会,还要来参加。
拾艺汇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张红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老师,气质温文尔雅,说话轻声细语的她是中国传统插花高级花艺师、童芯少儿花艺讲师、高级茶艺师、审评师,少儿茶艺讲师,中国传统香艺师, 曾荣获徐汇区最美社区自治能人奖, 也带领拾艺汇荣获过徐汇区优秀居民区邻里小汇。
张红曾是某外企高管, 因平衡家庭和事业,最终选择了回归家庭;但是,爱好广泛、热心肠、闲不住的她,又希望开拓自己的“第二职业”,投入公益事业中, 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社会,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2019年,因着机缘,她在凌云路街道运营梅陇十一村的邻里小汇,开启了她的公益之路。 她推着一台工地小推车来来回回, 将各种设施运送进去, 将空间一点一点地布置起来, 并在街道领导的帮助下邻里小汇取名为“拾艺汇”。 开展了“365雷锋角”活动,为居民提供理发、修伞、 修眼镜等; 为老年人举办手机操作小课堂;组织编织组、烘焙组、书法组……丰富多彩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张红说,拾艺汇的使命是:爱与利他。他们希望通过向居民提供大量优质服务, 使居民们获得幸福快乐!
为了让公益活动得以延续,也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和志愿者。 张红找来了和她一样喜欢茶道、 花道的朋友。她也到小区里去发掘能人,特别是那些全职妈妈, 因为她了解这个群体也是藏龙卧凤, 拥有不少民间高手。她鼓励她们走出家门,不要只是受限于家务或家庭, 参与志愿活动,为自己找到更广阔的舞台。几年来,她培养了不少妈妈志愿者。她们为少儿传授花艺,讲解“茶道”“香道”。志愿者说,自从来到拾艺汇参与志愿活动以后, 感觉内心愉悦了很多, 年轻了很多。 还有个别居民,家中有亲人去世,来到拾艺汇以后,和老师、志愿者聊聊,也逐渐走出了内心的伤痛, 并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张红把志愿者当做家人一样看待,她注重志愿者的团队建设,定期举办培训、交流、展示活动,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 也会在志愿者感恩日,或志愿者的生日时,为她们送上了生日蛋糕和鲜花祝福。志愿者们也非常喜欢“拾艺汇”这个大家庭。
拾艺汇开设了自己的同名公众号,各种活动通过公众号进行发布,报名在手机端就可以操作, 由于活动太受欢迎, 往往活动刚一上线就被居民“秒杀”。
有了阵地,有了团队,也收获了居民的的认可,“拾艺汇” 越做越红火,新冠疫情爆发,很多活动无法开展。 张红想方设法通过线上开展活动, 她曾在自家小区的草坪上开展线上茶艺活动, 举办少儿花艺直播活动。
2020年, 拾艺汇成为凌云路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也获得了街道的大力支持, 成为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的阵地。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后,他们为孩子们举办了“二十四节气小课堂”“绘本故事”等少儿美育活动,这里成了孩子们放学后最爱去的地方。2022年,他们举办了“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通过展览、手工活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截至2022年年底, 已经举办了1500余场活动。2023年, 他们计划为孩子们开展分龄拓展项目, 与凌云路街道辖区单位徐汇区第二福利院合作, 为老人送去美的享受和爱的关怀。
张红说, 她希望通过每一个微小的行动,在凌云放出光芒,也愿是徐汇的一颗小星星,快乐自己,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