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丽敏
本报讯 新春之际, 田林街道田林十三村邻里汇一片欢声笑语。 居委会干部、社区志愿者、居民们齐聚公共厨房,一起擀皮子、包馄饨。
年轻志愿者跃跃欲试, 跟着上海阿姨学,蘸清水,捏面皮,两头捏合成元宝状,一个馄饨就成了形。待150个馄饨整整齐齐排了几列,大家手上也不敢停,一盒10个利落打包好,要送到社区独居老人、保安保洁手上,“趁着热乎,让他们暖暖身子,暖暖心。 ”
这是田林十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嵘带来的传统:逢年过节,组织社区居民们包饺子、馄饨,为独居老人送上门,“热腾腾的,有团圆的意味在里头。 ”
田林十三村,共计1026户1863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650人, 其中不乏孤老、双残等特殊家庭。 要过年了,苏嵘心里惦记这些老人。
于是,数十斤荠菜、青菜,还有馄饨皮很快备齐。这些食材都是居委会干部、社区志愿者自掏腰包采购。
社区志愿者、78岁的王清源,典型上海爷叔, 喜欢烹饪, 馄饨饺子都不在话下。 等到馄饨出锅,他自己来不及吃,先一口气送了三四家, 都是社区的高龄老人,“家里是小家,社区是大家”。 他已经连续多年在社区当志愿者,“小老人关心老老人,这是我们的传统。 ”特别是送馄饨的时候,老人们都是一脸惊喜,一口一个“谢谢”,让王清源获得感满满。
70岁的独居老人鞠锦林也被邀请加入, 包馄饨时在一旁帮衬。 待到馄饨出锅,大家请他先尝尝口味。“荠菜馅儿一口咬下去,还是我小时候家常的味道。 ”他说,“来社区包包馄饨,大家开心开心。”包馄饨的时候,苏嵘也喜欢和老鞠唠唠家常。“我也是被居委会惦记的,平时有什么活动都会叫我。 ”老鞠觉得心头很暖。

百份馄饨百份情
田林十三村为老人们送上了爱心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