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在“文曲丝竹 德韵传承———上海国乐研究会成立80周年史料展” 开幕式上的演出

受澳门文化局邀请,2019年10月赴澳门演出
文/ 记者 李瑾琳 殷志军 陆翔 图/资料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是一个有着悠久音乐传统的街区。辖区内有着云集的音乐机构、遍布的音乐空间和历史建筑,以及与音乐息息相关的“音乐人”,共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片“音乐街区”。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聆听西方古典音乐,也能欣赏到正宗的国乐———江南丝竹,因为湖南路街道正是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基地”所在地。
家学渊源,三代传承江南丝竹
湖南路街道居民、上海国乐研究会副会长、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传承人何小栋家学渊源。 他的外祖父即是著名的国乐大师、 上海国乐研究会的创始人兼首任会长孙裕德。 上海国乐研究会以演奏上海富有特色的江南丝竹为主, 目前由孙裕德先生的女儿、何小栋的母亲、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文妍担纲, 而孙文妍会长本人也是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 浙派古筝项目负责人和市级传承人。 一家三代,都致力于传承江南丝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江南丝竹是流行地域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传统音乐,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江南丝竹”。《嘉兴府志》中曾有“采苏杭之丝,截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粹,江南有丝竹者也”的记录。
何小栋告诉记者,江南丝竹最早出现于周朝, 和用于大典的金石乐器不同, 丝竹音乐多用于宴请时的娱乐活动,特点是“小、清、细、雅”,又称“国乐”“清音”“仙乐”等。 江南丝竹有自己的旋律谱,乐师也能按照演奏的乐器特点进行改变,在合奏时进行调整。 因此,同样的一首乐曲演奏时,会随着乐师之间的共鸣、配合的默契度、心意是否相同,以及乐师当天的演奏状态,呈现出不同的演出效果。 这也是江南丝竹有别于其他类型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饮誉中外的上海国乐研究会
江南丝竹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箫王”“琵琶王”美誉的孙裕德先生曾参加“中国文化剧团”,赴美国演出,揭露控诉日寇的侵华暴行并为抗日募捐,被誉为近代中国的音乐大使。 但在“西风东渐”的二十世纪初,国人对西方音乐日益推崇,对本国音乐的关注相对减少。
在此背景下, 国乐研究会在1941年成立,在4月7日申报刊登的《国乐研究会定期公开演奏》缘由上就说:“音乐足以陶冶性情,为正当娱乐中无上上品,顾今之音乐家多摹仿西土,而我国固有之弦管、已敝屣视之矣,国乐研究会有鉴于此,爰集同志若干人,由孙裕德君领导从事国乐之研究。 ”1941年至1944年间,上海国乐研究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了七次“国乐演奏会”,许多颇有名望的音乐家也参与进来,获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1947年,孙裕德又带领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成员,参加了中国文化剧团赴美演出,在旧金山、芝加哥等地进行了60余场演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国乐届曾在陕西南路逸园举办了为抗美援朝筹集飞机大炮费用的捐献演奏大会,孙裕德先生现场表演了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女儿孙文妍成为位于湖南路街道的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民乐学生。 何小栋家于1979年搬进复兴中路1350弄19号,这是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建的第一个教工宿舍。
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江南丝竹不仅致力于带给国人纯粹的音乐陶冶和美的享受,也为抗击日寇、抗美援朝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国乐研究会的音乐师资力量,也辐射到全国各地,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新时代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
1981年之后,孙文妍教授召集了原上海国乐研究会的老会员进行了复会,在上海本地进行了上百场演出, 还在成都、南京、天津、西安、澳门等地举办江南丝竹专场演出和讲座,深得好评。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乐研究会参加了海内外江南丝竹国际邀请赛、 长三角江南丝竹会演(三次)等多次江南丝竹的比赛, 都获得了金奖。
时至今日, 上海国乐研究会定期集会合乐, 始终坚持创始之初的严谨优良的排练、学习,致力于普及和提高民族艺术。大量专业人士参与进来,拥有国家级江南丝竹传承人两人(其中一人已故),市级江南丝竹传承人两人。
尽管江南丝竹有着辉煌过去, 国乐研究会也取得了多项荣誉,何小栋表示,国乐传承的现状并不十分理想。 江南丝竹的演奏者和欣赏者大多比较年长,并不利于江南丝竹的推广和普及。 江南丝竹的演奏技艺需要长期的磨合, 沉下心来练习,才能日臻完善。他自己也在努力搜集外公、外婆留下的资料,保留和传承好珍贵的历史档案。
对此, 湖南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南丝竹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街道有责任把它传承好。 首先是要让人们认识它,然后喜欢上它,然后才是深入挖掘和传承, 街道方面会搭建平台帮助国乐研究会把环境创造好, 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固定的活动人群,把江南丝竹送进学校,送进社区,送进园区,在学校开班、培训老师等。
目前, 孙文妍教授带队的上海国乐研究会也入驻湖南街道馨苑党群服务中心,每周排练,每年到周边小区和商务楼宇开展“江南丝竹”演出、普及赏析讲座等活动。 同时和街道合作,把江南丝竹送进爱菊小学民乐队,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欣赏和演奏,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