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王志莲 图/朱亮
徐家汇观象台始建于1873年,选址于徐家汇肇嘉浜西岸(今蒲西路221号),建成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后随气象业务的发展,1900年扩建新楼,即现在的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主体建筑。 这座小楼通身上下,散发出罗马式建筑的风格。
2005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为市优秀历史建筑。这座“百年老气象台”于2014年开始整体修缮与布展。基于对建筑历史风貌的最大尊重, 最终确定此次修缮以1910年的样式为对照。
本着真实性、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的原则,原有建筑立面风貌得到了保护和修复,北立面中部塔楼的清水砖墙重见天日。 外立面上的消防楼梯及各种管线也在此次修缮中被彻底清除,塔楼的大钟面与原钟楼之上的铁塔也得以恢复,外立面木门窗、木质百叶窗重现昔日风韵。1963年被拆除的测风铁塔, 成为此次修缮施工中的难点。经过结构设计的测算, 铁塔的高度约为18米,净重约11吨,重新安装后,这座百年建筑终于恢复了百年前的古朴风貌。
从二楼走进博物馆厚重的大门, 地上内嵌32方位罗盘,专门请了专家进行测量,上面的东南西北就是目前的东南西北。气象对于远洋航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早的气象服务就是服务于航海,罗盘就是用于航海上测量方位的。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最低气温为4.8℃,最高气温为16.9℃。 ”法国传教士高龙鞶在观测日志上留下的这些记录,开启了百年气象观测记录篇章。 徐家汇观象台是世界气象组织授予中国的第一个百年世纪气候站, 也使得上海成为我国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保存最完整的城市,在观象台工作过的历任大咖们,无一不是当时世界颇有造诣的气象学家。
上海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地址:徐汇区蒲西路166号门票:免费开放(需预约)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具体场次以预约时段公布为准预约方式:“上海气象博物馆”官方微信号经过数年的修缮和精心维护,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如今化身为上海气象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在这里,你可以将1872年至2020年的气象发展历史象科技进展,体验智慧气象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