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面属于东北朝鲜族的传统美食,以荞麦面、玉米面等压制而成,冷水浸泡后煮熟,过凉、控干水分后搭配牛肉片、辣白菜、黄瓜丝、香菜、梨片或苹果片,口味有酸辣、甜咸。 虽然叫冷面,但是汤有凉热两种,所以冷面也不局限在天热时吃, 冬天吃一碗热汤冷面,红油浮面,面条入口柔韧耐嚼,也是美得很。
犹记小时候住家属大院, 邻居有位鲜族阿姨,辣酱、辣白菜做得地道,特别是到了夏天,经常做一大盆冷面,拿到院子里给邻居品尝, 再拿出宝藏辣酱、辣白菜、拌桔梗,一人分一点,吃得我们这群小孩子别提多高兴了。 冷面留给我的美好记忆, 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搬家后再想吃冷面, 只能是母亲做了,但是母亲做的不够好吃,于是便四处寻觅好吃的冷面店。在一家不起眼的冷面店里, 找到了我想要的味道,点一碗凉汤冷面,几个小烤串,花钱不多,吃得惬意。 快二十年了,这家小店还开着,它就像我的“后厨房”,不想做饭了、馋了,直接来这里吃个冷面再回家。
去年在上海旅行的时候, 看见一家快餐店,门口立着招牌“冷面系列”,便站住了脚。要了一份冷面,端上来一看,发现冷面是装在盘子里的,有荤素浇头。后来我才知道,上海冷面最经典的,要数“三丝”和“辣酱”组合:青椒丝、茭白丝、肉丝,正所谓银芽三丝;而辣酱则是用豆干、山芋丁和肉丁,辣炒出来的。 如果想简约一些,配绿豆芽、素什锦,也是清爽可人。 我淋上米醋,拌上芝麻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味道酸甜适口,十分惬意。
这碗冷面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上海人把冷面吃出了“仪式感”,有腔调、有精致,一如上海人惯有的风格,婉约、精细。在不同地域,每一次吃冷面,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此刻正是夏季, 高温令人食欲下降,这个时候来上一碗冷面,那真是相当于在这大热的天服了救命汤药,浑身上下透心凉,那个爽劲儿,真的是需要用身体才能去体会。
当我想学着自己做冷面的时候,才发现它有多难做。 单单一个调汤汁,就需要用多种调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 此外,煮面的时间和火候,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 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

冷面,不可忽视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