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瞬间:反应迟钝、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大多数人会以为是“太忙太累”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一些日常行为,正在悄悄地损耗你的大脑。
1. 常吃高脂高糖食物
一篇发表于神经科学期刊《自然评论-神经科学》上的综述论文指出,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低纤维,会显著降低脑内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水平,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受阻,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在思考、记忆甚至情绪调节过程都会“卡壳”。 不仅如此,饮食还会影响大脑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2. 久坐不动
你也许知道, 久坐不动会让人发胖,心血管出问题,但你可能不知道,它还会让大脑“缩水”。 久坐不只是“屁股受苦”,它的影响会一路传导到你的脑细胞。动起来,才是对大脑最直接的保护。
3. 睡得太少
“睡个好觉”这件事,可能是你保护大脑最被低估的方式之一。 睡眠,是大脑最便宜也最有效的“修复程序”。
4. 情绪持续低落
长期处在抑郁、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中,大脑并不是“心情差”这么简单,而是会真正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比如海马体萎缩、小血管发生病变。 这背后,有一个被低估的“隐形杀手”———慢性低度炎症。
5. 长期缺乏社交联系
研究发现,长期缺乏社交联系的人群,其大脑灰质体积显著低于社交活跃者。 尤其是与情绪调节、幸福感密切相关的脑区,如前扣带皮层和顶叶联合区, 在这类人群中更容易萎缩。除了灰质变化,孤独感还可能增加认知退化和老年痴呆的风险。
6. 饮酒过量
长期高强度饮酒与大脑多个区域灰质体积减少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决策、注意力和情绪调节有关的前额叶皮层、扣带回、颞上回和岛叶等区域。
7. 忽视大脑需要的营养素
大脑是全身最“耗能”的器官之一,每天要消耗人体约 20% 的能量,对各种营养素的依赖也极高。缺乏特定营养,不仅会让你没精神,更可能慢慢侵蚀你的大脑功能。
从今天起,少点糖油混合物、多点深睡眠,迈开腿、交朋友、管好情绪,再把脑子需要的营养补起来, 这才是我们对大脑的最好呵护。(来源:科普中国)

7 个日常行为,正在损耗你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