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肝胆胰外科 袁建勇肝胆胰外科主任 梁 超
胆囊是附着在肝上的“小袋子”,它不产生胆汁,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 胆汁由肝产生,每天肝会产生800-1000毫升的胆汁。 不吃东西的时候, 胆汁会流到胆囊里,胆囊将它们储存并且吸走大量的水,胆汁因此变得浓稠。进食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与从胃里过来的食物进行混合,参与食物的消化。
经过一夜, 胆囊内已经储存了大量浓缩后的胆汁。 如果不吃早饭,胆囊就收不到收缩的信号, 无法正常地将胆汁排出, 胆汁在胆囊内长时间淤积,胆固醇等成分容易析出、沉淀,逐渐形成胆结石。 这些析出物加上里面的絮状物如果混合在一起,一端黏在胆囊壁上;另一端在胆汁里漂着, 这时就成了胆囊息肉的一种,被称为胆固醇性息肉。 经常不吃早饭, 还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进一步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胆囊结石有时能排出去, 但需要经过两道关卡:胆囊管、十二指肠乳头。 如果结石顺利通过了这两处狭窄,就能进入肠道被排出,但大多时候没那么顺利。 结石如果特别大,就像酒瓶里远大过瓶口的球,是出不来的。 结石如果长期刺激胆囊,就会形成慢性炎症。慢性胆囊炎往往不怎么疼甚至常常没感觉,但是,胆囊长期受炎症刺激,就有可能癌变。
是不是小的结石就比大的好呢?其实也不是的。较小的结石,从胆囊排入胆总管, 如果被十二指肠乳头挡住出不去,就变成了胆总管下段结石。
胆汁淤积形成黄疸,而胰液是人体最强的消化液,淤积后渗透到胰腺组织里消化自身,会引起胰腺炎。 如果小结石稍大一点,从狭窄的胆囊管里经过时被卡住, 就形成了结石嵌顿,会引起急性胆囊炎。 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臭。 胆囊内的胆汁开始化脓,胆囊壁水肿,逐步溃烂。
所以,起床后的1-2小时内吃早餐最佳,这样可以及时为身体补充能量,启动新一天的新陈代谢。早餐营养要均衡,一份好的早餐应该包括碳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胆囊和早餐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