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雨蕾
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新研究证实,睡眠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帮助心脏病患者高效修复损伤。
在医生看来,好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支点之一,有100多种疾病和睡不好相关。
此次新研究由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团队完成,研究人员首先进行小鼠实验, 正常情况下,小鼠会有节律地睡眠,但在心脏病发作后,其大脑中出现了大量单核细胞, 刺激丘脑神经元,令深度睡眠增多。
在人体试验中也有类似表现,患者心脏病发作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如果恢复期睡得更好, 患者预后就越好;反之,在心脏病发作后一周内睡眠差,不仅预后更差,还会增加患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睡眠确实有助身体恢复。 他曾接诊过一位脑梗塞患者,发病后右手手臂出现功能障碍,康复期间只要前一天晚上睡得好,第二天手臂、手指功能表现就更好; 如果前一天失眠、多梦、睡眠间断,第二天的康复情况也会不理想。
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表示,类似的情况在临床中不胜枚举, 睡眠好、心态好的患者即便病情相对较重,也能有所缓解,长期失眠的人不仅恢复慢,还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
施明介绍, 研究发现,有100多种疾病和睡眠障碍相关,例如———
失眠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继而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碎片化睡眠、熬夜会影响胰腺功能,降低胰岛细胞的敏感度,减缓胰岛素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诱发糖尿病。
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缺氧,促使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废物堆积,从而诱发痴呆。
长时间睡眠不佳, 会影响“肠—脑轴”的调节功能,导致胃酸、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紊乱,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睡不好不仅影响“身”,还会破坏心情,降低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让人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甚至诱发抑郁症。
施明表示,睡眠是人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最完整的自我保养方式。睡着后,身体会启动“自愈程序”,修复各个器官。
好睡眠不仅要重视长度,更要重视质量。 两位专家表示,睡眠最好符合6个标准。
1. 时长要够。 儿童要睡够7~9小时, 成年人保持6~8小时,老年人为6~7小时。
2. 尽量规律。 黄金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到次日6点,尤其是10点至次日3点最重要。
3. 入睡要快。 尽量保证躺下半小时,即能入眠。
4. 起夜要少。起夜尽量不超过2次,且睡眠中断后能快速入睡。
5. 没有鼾声或少鼾。 睡觉时最好不打呼噜。
6. 醒后舒畅。 早上起床后,如果感觉精力充沛、 神清气爽,说明获得了高质量睡眠;若仍然昏昏沉沉、疲乏无力,则说明睡眠质量不佳。

医生坦言:100 多种病跟睡不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