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着早春的艳阳,踏着如茵的芳草,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次次地漫步于龙华烈士陵园。
离桃花盛开的季节还有时日,故桃枝上光秃秃的没有树叶也没有艳丽的花朵,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沮丧。 因为龙陵湿润的土地上已是绿色一片,不知名的小花已稀疏地点缀其上。 弯曲的小河边上的柳枝已爆出了绿芽,远远地望去好似一片绿雾,春意,使得龙陵生机无限。
阳光无私地温暖着游人,望着蓝天白云,我在这里享受着安乐和宁静。 地处闹市的龙华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在龙陵里却是十分的安静。人们说话声是低低的,绝无高声喧哗,受着肃穆气氛的影响,连小孩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的。 我想,大概是人们怕惊扰了沉睡在这里的烈士吧?
龙陵里雕塑很多,五卅烈士的英勇搏击,解放上海的慷慨激昂,然而最令我难忘的却是无名烈士墓前的雕塑:面向北面侧卧倒下的烈士高擎粗壮有力的大手,向上的手心俨然托起着宇宙的蓝天白云,我无法看清这位烈士不屈的面部表情,但我却看清了震撼人心的文字:这里是解放上海的271位无名烈士的安息地。长明火燃起熊熊的火焰。 看着倒下的烈士,看着不屈而强壮的手臂,烈士们为了上海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却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大地,奉献给了人民,对着泛绿的草地, 我停止了脚步,陷入了沉思,面对无名烈士,我想利欲熏心者应该汗颜。
无名烈士墓的西侧便是一大片牺牲于各个时期的烈士墓地了,在这里我读到了熟悉的名字:秦鸿钧、李白、张困斋、彭湃、李公朴……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从他们的遗像里,我想象着英烈们生前的音容笑貌,回味着他们不屈的斗争生活。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烈士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曾经有幸参加30年前的陵园建成开园仪式,看到烈士的家属亲临墓地,献上一束束鲜花并致哀。我还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一边抚摸着镌刻着烈士英名的墓碑,一边喃喃地诉说着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此时,我的心再次受到了震撼。
逝者已矣, 来者可追。 漫步于龙华烈士陵园, 满目的长青松柏,到处是烈士的诗抄。我接受着春的爱抚。 我想,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应如何投身于火热的现代化建设之中?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一种凝重的时代责任感便油然而生。
漫步于建成30年的龙华烈士陵园,看着一批又一批前来祭扫先烈的团队。聆听着一次又一次响起的《国际歌》,呼吸着远处飘来的一阵阵清香,我得到了新的启示:这里是我们接受革命的传统教育, 获得革命力量,树立信心迎接挑战的不竭源泉。


漫步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