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子是学区房中的学区房, 东面与一所小学一墙之隔, 往西走三百米又是一所中学。在我们小县城,学区房不像大城市那样被疯抢, 房价跟一般的房子没多大区别。
如果家里有上学的孩子, 这样的房子无疑是有优势的。如果纯粹居住,这类房子就不那么让人“心旷神怡”了。 首先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 接送孩子的时间楼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 简直就是大型集会现场。 其次是上学日孩子们的吵闹声, 一墙之隔听得清清楚楚。住了几天,我睡眠都有些不好了, 后悔当初买房草率了。
我思想的转变源自一次上学日休班。 那天我正躺在床上刷手机, 忽然听到隔壁小学传来的琅琅读书声。 应该是低年级的孩子, 声音还是奶声奶气的童音。 那么多好听的声音一起发出来,我几乎要用“天籁”来形容了。孩子们读的大概是一篇写秋天的文章,我听出“秋天”“树叶”“大雁”这些词语。很短的一篇,他们读了三遍,形成了一唱三叹的节奏, 回环往复的韵律。 那声音好像温柔的小手一样,给我轻轻一击,我瞬间从床上弹起来。 我放下手机,走到窗前,聆听着孩子们的朗读。
我久久伫立在窗前,一种纯真美好的情愫在心底升腾起来。
以前我嫌学校周边的店铺过于繁多,后来发现,这些店铺多是书店、文具店,另外还有一些艺术课堂的门店。这样的环境, 本身就有一种文化艺术和探知求索的气息。这种气息,是别的地方不具备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年龄再大, 也会觉得青春不老,童心永在。
其实我们的房子就是为了安身和安心的, 无论住在哪里,既来之,则安之,则爱之,如此甚好。
那天我在家,又听到了校园里的琅琅书声。那声音还是那么好听,怎么听都听不够。

居于书声琅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