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陆海捷
“戏韵流芳薪火燃”2024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国庆演出季日前正式发布。 在金秋国庆假期,6家戏曲院团逾40台风格各异的精彩演出将轮番上演,其中,宛平剧院、天蟾逸夫舞台将上演9台大戏,为申城戏迷观众呈上持续一周的戏曲盛宴。
“京昆群英会”七场大戏轮番上演
自2021年起, 上海京剧院与上海昆剧团共同推出“京昆群英会”驻场演出,在节假日以京昆合演、互演、反串等多样化的演出形式,为观众带来连台好戏。
此次“京昆群英会”亮点多多。10月1日,京剧演唱会群星荟萃,上海京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呈现近三十年原创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展示上海京剧院的创作成果。10月2日,王珮瑜领衔主演《红鬃烈马》。10月3日,李军、吕洋、王越,京津沪三地艺术家共同主演《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 10月4日,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有京剧界“帕瓦罗蒂”之称的孟广禄担纲主演《普天乐》, 尽显裘派花脸韵味。 10月5日,《杨门女将》由高红梅领衔,全剧行当齐全,展现上京青年人才风貌。 10月6日, 罗晨雪、胡维露主演《牡丹亭》,细腻再现绮丽一梦。10月7日,吴双主演《水淹七军》等经典折子戏,文武双全,刚柔并济。
两部红色剧目精心打造
除了传统经典剧目,国庆期间,还有两台大型红色戏曲剧目将在宛平剧院上演。上海淮剧团《火种》和上海沪剧院《陈毅在上海》两部原创红色作品以不同视角, 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淮剧《火种》 以1926至1927年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为背景,描写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奋勇抗争,播撒革命火种燎原万里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 上海淮剧团主动求新求变,在守住淮剧本体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公演后获得不俗反响。
团长龚孝雄说:“从淮剧闯入上海滩开始,一代代淮剧人就在为生存而不断奋进。时代飞速发展,危机永远都在。 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不松懈,与时俱进,让我们的作品跟上时代。 ”
沪剧《陈毅在上海》描写了新中国首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大刀阔斧开展工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布局谋篇的感人故事。该剧从戏曲舞台上探源了上海解放的起点,探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回应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命题。
据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吴巍介绍,这台戏,院里老中青6代演员全梁上坝,在保留沪剧经典唱腔和表演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交响乐、舞蹈、多媒体以及电影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舞台呈现突破传统,为观众呈现了一台恢宏缤纷、情韵动人的戏曲艺术盛宴。
把好戏送到百姓“家门口”
除了在天蟾逸夫舞台和宛平剧院演出的上述九部大戏之外,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6家院团还深入浦东、松江、青浦、奉贤等区,把国庆佳节的精神食粮送到观众中去。上海越剧院兵分三路,远赴北京、江苏、浙江等外省市献演该团代表作《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上海评弹团则在长江剧场和乡音书苑以及全市多家书场,以《璀璨风华国庆专场》和传统长篇《啼笑因缘》等书目恭候八方听客。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洁表示,策划推出“戏韵流芳薪火燃” 国庆演出季,是为了进一步整合院团、 剧场资源,以充分激发市场效应,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天蟾逸夫舞台七天七场大戏,沿袭了“京昆不分家”的优良传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宛平剧院充分发挥硬件领先优势,配合新制作大戏的技术要求,以一流硬件呈现一流节目以飨观众,进一步擦亮了上海是戏曲重镇的金字招牌。

庆佳节 观好戏
国庆期间各剧种精彩大戏轮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