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会雄
徐汇区近日顺利通过“上海市健康区”复审,在复审开展的过程中,徐汇区“国家卫生区”建设的一系列成果融合其中并得到了充分展示。
转变理念,着眼长效,国家卫生区建设“三个转变”
徐汇区适应发展需要,推动“三个转变”,从“小区内”向“全区域”转变,既坚持“从大到小”,把巩固国家卫生区纳入城区精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范畴, 也坚持“从小到大”,从具体点位入手,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树立“大健康”理念,以阶段性任务为牵引,以长远性规划为指导,以群众性活动为支撑, 积极推进卫生区建设;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健全常态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区域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形成科学有序的工作格局。
循序渐进,多措并举,健康徐汇建设开启新篇
深入推进“健康徐汇”建设,进展显著。 全区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健康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健康环境持续改善,三大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在发达国家地区先进水平。 通过打造立体多维的健康教育网络和统一的“健康徐汇视觉识别系统”,全方位地向徐汇居民传播健康知识;通过智慧健康驿站、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一条街建设, 营造更好的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通过补全健身设施等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城区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绿地和景观改造持续深入,以“安全、有序、美观、个性”的管理理念,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补齐城市管理短板,美化城市视觉空间。 组建“零碳联盟”, 形成徐汇独有的回收文化;分级分类,提升不同区域的保洁标准,打造区域特色基础设施;开创“扬尘智理”场景,建设“河颜悦色”养护品牌,做好噪声管理预判监测,引领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量化分级,智慧监管,场所卫生安全保障升级
通过公共场所量化分级评定的持续开展,促进了场所卫生监督长效机制和信用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通过多类方法综合治理,全区“四小”场所卫生状况及卫生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智慧监管、日常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针对不同季节特点, 推出各时段重点工作和专项检查,让徐汇区市民的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量质并举,多元融合,卫生体系建设成效卓著
徐汇区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复审,并创建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防控试点区和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以示范建设和试点创建为抓手,切实提升各类疾病的预防干预以及管理治疗能力。 在“中山—徐中心”“六院—八院” 两大区域医联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优质资源下沉,点面结合、全专互补,提高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优化。 全区现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3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建成“步行15分钟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圈。


“健康徐汇”建设开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