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王薇 解景昇 徐喆衎 图/朱亮 刘晓晶 资料
11月26日上午九点开始,数万名“上马”跑者陆续回到这片记载了辉煌与汗水的场地,感受独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时隔三年,今年上海全程马拉松项目的终点重新回归徐家汇体育公园。 作为上海目前设施设备最齐全的体育文化聚集区之一,徐家汇体育公园汇聚了选手成功的喜悦和多方的保障。 选手们的竭诚拼搏是“上马”这一体育赛事的魅力所在。
超越自我,圆梦了
终点线,是“上马”这长达42.195公里旅程的终点。 对于参赛选手们来说,无论是初试者还是专业跑者,他们冲线时的喜悦与满足,振奋着关注这场赛事的人们的心。
记者采访了国内男子组冠军选手吴向东:“我今天圆梦了! 之前一直没有拿过大赛的国内冠军,第一次能在上海这么重要的赛事上拿到冠军,我很开心,也很满足。 ”对于职业跑者而言,成绩是荣誉,更是对超越自我的勇敢尝试。
比赛终点,很多参赛选手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上海马拉松热闹的氛围、良好的赛事体验,让大家赞不绝口。“今天总体感觉特别棒! 从昨天领物资到今天的存衣、开跑、 赛道氛围以及赛后补寄等服务,‘上马’给我的印象非常好。 ”来自北京的参赛选手马自强告诉记者,如果明年有机会,他还会再次参加上海马拉松。
54位,他们在马拉松赛场庆生
在马拉松赛场终点,有只“大蛋糕”格外显眼。 经了解,这只“大蛋糕”是上海马拉松组委会特意为当天生日的54位参赛选手准备的一份礼物。
现场志愿者介绍,在通过报名信息得知当天正值54位选手生日后,上海马拉松组委会特意制作了这只“大蛋糕”,现场为这些选手庆生。 记者还注意到,在“蛋糕”后面的展板上,还印有当天生日的选手姓名,这些选手可以凭个人信息在现场领取围巾、贺卡以及花束等礼物。
此次马拉松的这份生日礼物让很多选手感到很暖心。 来自上海的参赛选手王双越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都没想到今天是我的生日,组委会为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个仪式,我感觉挺温馨的,也很意外。 ”
凌晨2点起床,“上马”背后的这群人
冲线后,当挑战马拉松收获成功的激动之情渐渐平息,在心率的调整和脚步的放慢后,选手身体的不适得到了医疗保障人员的悉心照顾。 医疗保障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选手在冲刺之后很容易遇到大腿后肌肉的痉挛,进来以后我们会先给选手休息拉伸,然后加上冰敷,基本上能够解除选手们的痉挛。 ”
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尽管“上马”的聚焦点在于马拉松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同样亮眼的还有一批年轻的学生志愿者们,是这场赛事一道暖心、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采访了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四位学生志愿者,她们告诉记者:“我们大概是2点多起床,3点就坐大巴前往比赛场地,同时我们今天都是第一次来参加‘上马’的志愿者,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
据了解,来自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疗保障急救人员们在5点半左右到达各指定固定医疗保障点位,点位上医护人员分工明确、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对赛事伤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为众多运动员提供多项医疗保健服务。“他们准备得很充分,提供冰块等医疗服务,该有的都有,我感觉特别贴心。 ”一位参赛选手告诉记者,医护人员在她抽筋后所给予的照料让她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上海马拉松创赛28年来,始终坚持“跑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白金标的标准办赛,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用贴心的服务、人性化的设置,最大程度优化跑者参赛体验,助力跑者跑出最佳状态。 3.8万参赛者的热情参与、工作人员的用心付出,为2023“上马”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