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志军 徐喆衎 陆翔
漫步衡复风貌区, 花园住宅遍布街区,一座座建筑间透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居民楼门前的铁质邮箱, 梧桐邻里汇里休憩的居民, 无一不增添着衡复风貌区的人文风情。 同处衡复风貌区的天平街道和湖南街道,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在片区治理、民生服务等工作中有着不少共通之处, 特别是面临着如何平衡“烟火气”与“风貌感”的任务和挑战。 近日,两个街道联合开展“‘红蕴’映初心,‘梧桐’建新功———天平街道、湖南街道居民区书记党建研讨会”,在联学互鉴中共话情谊、共融智慧、共谋发展。
来自天平、 湖南街道的37位居民区书记济济一堂,就如何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如何在“三旧”变“三新”等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做好居民工作,如何激励自治团队发挥作用……一个个基层重点议题、一项项有举措可复制的治理经验、一句句治理心得和感受,大家纷纷表示,这就像照镜子,大家遇到的难痛堵点如此相似, 这些好的经验拿来就能用,不虚此行! 会中,还有湖南街道社区党校特聘的专家进行点评,让大家进一步认清社区治理中的问题所在,理清解决思路。
此次党建研讨会, 是天平街道和湖南街道党工委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以联促学、以联聚力、以联争先,让两个街区从区域邻里变成工作伙伴,最终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天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学联动,两个街区的书记们可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办好民生实事、回应群众关切,共同做好衡复风貌区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实现融合化、特色化、联动化发展。 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党建引领, 居民区是党的治理末梢,通过联学,居民区党组织更要在工作的广度、精度、力度上下功夫,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红蕴”联学,在风貌区里共话治理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