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旭
4月13日中午, 一辆装载着核酸检测样本的货车驶入华银康徐汇气膜实验室所在的园区。在这个实验室,核酸标本检测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 一个流程最快4个小时就可出具结果, 单日检测量达10万管。如果按照10混1采样的话,每日可筛查100万人次。
而这样一个快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的气膜实验室,从启动施工到建设完成,用时不到24小时。
徐汇区与华银康医疗集团深度合作,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快速参与抗“疫”战斗,共建核酸检测气膜实验室,保障检测工作高效运行, 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在疫情防控的技术链条上,如果将核酸检测人员比作在抗疫前线与时间赛跑的“侦察兵”,这些气膜方舱实验室就是他们的“排雷”基地,是他们的后方保障,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力量。
徐汇区科委副主任郑怡告诉记者,区科委接到实验室建设任务后, 就加强了“区企合作、部门协同”。 与建管水务、生态环保、卫健疾控、绿化市容、徐房集团、西岸集团等单位通力合作,全力配合从实验室的选址、搭建、配套支持等各方面,快速响应现场水、电、网络等设施配套工作。“从实验室启动施工到建设完成,用时不到24小时,并于4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快速提升了上海市核酸检测能力, 可有效应对大规模筛查期间的核酸检测需求”。
华银康集团南京华银医学检验所黎海武介绍,“目前, 我们已配备了一百多台PCR扩增仪,180多名工作人员,设计通量为24小时10万管。 ”

不到 24 小时建成“排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