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蒋荣
“乌干菜、白米饭,神仙吃了要下凡!”———这是一句在我家乡绍兴流传的一则关于乌干菜的口头禅。事实也是如此, 记得还住在裕德路潘家宅老房子时, 每当我家用乌干菜做菜, 那特别的香味就会使周围的邻居都羡慕不已, 看见我总会笑眯眯地说,你家的乌干菜真香啊。每年家乡亲戚带乌干菜来, 我老妈总会分送一点给邻居们尝鲜。
可以这样说, 我是吃乌干菜长大的。从记事起,我家一年四季的饭桌上几乎都有乌干菜做“下饭”。 因为那时还没有反季节的蔬菜, 从而经常造成蔬菜供应断档,再加上鱼、肉、 鸡、 鸭更是要凭票供应的奢侈品, 于是乌干菜常常是我家中唯一的一道菜,不是干蒸乌干菜,就是乌干菜汤。虽然这乌干菜非常鲜美,但因为天天吃,吃得脸象“乌干菜”颜色、身体也长得象“乌干菜”条状了,所以我有段时间为吃乌干菜经常和老妈不开心,老妈就用“乌干菜、白米饭,神仙吃了要下凡”来数说吃乌干菜的好处。当然,那实在是无可奈何之词啊。
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乌干菜从我家餐桌上消失了。不过,现在我家每年又要吃掉近十斤由我绍兴乡下妹妹早春时节精心晾晒腌制的掺有她从承包山上掘来的乌干菜。 当然,如今吃乌干菜绝对是为了翻花头、换口味,甚至作为特色菜肴招待宾客之用了,和当年的“下饭”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我家的乌干菜一是用来烧肉,二是用来煲汤,三用来下面条。“乌干菜烧肉”非常简单,切好的五花肉堆在乌干菜上,放入适量清水和白糖,煮酥了即可;“乌干菜煲汤”可以直接在清水里先放豆板和乌干菜慢慢地煮酥了,再放西红柿,粉丝,什么佐料都不要放,那汤就很鲜美了,如果是用肉汤或者鸡汤煲乌干菜,再放入经油锅煸过的西红柿,最后加入粉丝,那这个汤真的是神仙吃了要下凡的; 至于“绍兴乌干菜面”那绝对可以和上海名点“咸菜肉丝面”媲美的。
这绍兴乌干菜,就是我们上海市民说的“霉干菜”或者“梅干菜”,因为其颜色基本都是深褐色的,所以还称其为乌干菜,和绍兴的乌篷船、乌毡帽合称为“三乌”。如今的绍兴乌干菜已经走出了绍兴地区,不但各地超市、商场都有零售,而且成为全国各地饭桌上常见的菜肴,更成为一些有点档次饭店酒家的特色菜、特色点心,比如“霉菜五花肉”“霉菜包子”“梅干菜饼”等。

乌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