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宓莹向青年教师询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宓莹向青年教师讲述学生培养目标

宓莹与汇师小学学生们在一起
文/ 记者 姚丽敏 图/资料
认识2021年徐汇区道德模范,汇师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宓莹已经有近四年了,再一次见到她时仍然是圆圆的脸蛋、 上扬的嘴角以及一笑起来就变得弯弯的眼睛,还有字正腔圆、清脆的声音,似乎从未改变。“因为我一直和孩子们打交道,所以我的心态比较年轻。 ”迎上前来的宓莹好像一缕阳光,让人感觉分外温暖而亲切。
增加互动激发主动性
宓莹从浦明师范学校毕业时才19岁, 此后她来到了汇师小学的前身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工作,担任数学教师,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 从一名普通小学数学教师,到成长为一名特级校长,宓莹的职业生涯都与汇师小学结缘。 在她的引领下, 汇师小学从只有一个校区、30个班级的小学,历经两次转制,发展成为拥有3个校区、50个班级、2000余名学生的百年老校,而办学质量更是有口皆碑。
“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会对他们所教的内容感兴趣。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让学生们喜欢上枯燥的数学课却很不容易。 宓莹刚踏上讲台时还没有那么多的媒体设备,为了把数学变得生动活泼,她就自己制作投影片、教具,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她还将数学课搬出了课堂,走进了公园,至今她还记得那节课要求掌握的是关于“测量”的知识。“在公园里,学生们通过合抱大树估计树的周长,举杆测量大树的高度,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测量的知识与乐趣。 ”此后,宓莹还根据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到地铁站了解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 在她看来,教师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干好干差并不像黑白那样分明,旁人不能一眼就看出你有没有尽心尽力。“说句实话,当时我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来组织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学生们很喜欢上我的课,这就是对我教师工作最大的肯定。 ”增加课堂内外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们学习主动性的理念一直被宓莹坚持着,而在成为校长后,她也时常建议年轻教师们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把课内外的讲解相结合。
重视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汇师小学是一所跨世纪的百年老校。“汇师”,顾名思义就是汇集教师,汇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特别是将有志青年汇聚在一起,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这片沃土上,教师们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专业成长,而在成长的背后则是宓莹对教师赏识的“慧眼”。
在她眼里, 每位汇师人都有闪光点。宓莹通过赏识教师的潜质、长处,帮助教师避开短处,从而让不同的教师树立自信, 在互助互依的和谐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潜能。 一位从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年轻教师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最后成长为德育教导主任、学校的中层干部。此后,她被区教育局选派赴外校担任校级干部。 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通过不断激励他在英语学科领域内探索,此后他获得了区教学评比一等奖,继而获得市教学评比一等奖,成为了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
“作为校长,我觉得自己的第一使命是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为此,宓莹制定了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而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了九年。为青年教师开办青训班, 推动校名师走上专业论坛,而这些年来先后有13位教师成长为教育事业骨干, 其中9位教师担任了校级干部,2位教师担任了区教研员。 在洞察和赏识中,汇师小学人才辈出,为徐汇教育事业发展输送了高质量人才。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宓莹也
不例外。 对于年长的父母、尚在
求学的儿子,说不关心、不牵
挂是假的。 但她更牵挂的
是学校这个大“家”。 在宓莹从教的记忆里,2018年是令她难忘的一年。 那一年, 学校里有好几个教职工怀孕了,作为一名女性,她发自内心地为她们感到高兴, 但是作为一名校长, 没人上课的问题却也是迫在眉睫。 调配来、补充去,最后还是少了一位高年级的数学教师。 权衡再三,她决定自己顶上去。 在早上,她早早进班,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在中午,她匆匆吃了口饭,就钻进教室批改作业;在放学后,她还挤出时间为有需要的学生“开小灶”;在送别学生后,暮色中踏上归途的她,又带上了一叠卷子与一份教案,并带走了几份文件与计划。 去年10月,宓莹在工作时不慎将腿摔伤。 伤筋动骨一百天, 大家都劝她好好休息, 可是在第二天, 她就将三楼校长室里平日办公需要的东西转移到了一楼的拓展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宓莹天天拄着拐杖上班,一天也没有请过假, 一件事也没有落下。她仿佛不知道辛苦不需要休息, 脑海中飞速转动的不是学校就是教师。 学校需要发展,教师需要关怀,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汇师小学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信赖与支持。
疫情中敢为人先挑重担
2020年的寒假特别与众不同,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 面对疫情的爆发,宓莹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担任工作组的组长, 并迅速形成三级配备、两级管理的工作模式。 在此基础上,她还在校内成立了若干个疾控防疫工作小组,畅通联系渠道,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按照上级要求, 两个校区每天都安排了行政值班。 但即便不是宓莹当班,她也常常会来学校,因为她觉得作为校长, 在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 她每天都会对学校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她及时组织后勤保障部的教师清点现有的防疫物资,罗列必须的物品和数量清单, 以最快速度进行购置;她带头参加捐款和志愿者报名,在她的带领下学校40多名教师第一时间报名,10名教师参加了上海南站和徐家汇街道小区的防疫工作, 以自己的力量展现了当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汇师教师的风采。
为了应对延长的寒假, 宓莹还多次组织学校课程教学部和信息部的教师召开视频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假期延长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她还对如何开展线上教研、如何做好“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教师们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研讨,并制定了相关预案。 在两周的时间里,汇师小学的班主任们编写了通俗、有用的卫生防疫知识,以让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体育教师搜集各种适合居家开展的运动,倡导学生在家锻炼;汇师小学的公众号则宣传身边的榜样,弘扬先进事迹,向学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说“让教师在赏识中绽放”是蕴藏在宓莹亲切笑容里“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管理智慧,那么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工作作风则展现了她内心的强大和坚韧。 站在三尺讲台, 宓莹深有感触,“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与我的学生,面对他们,我感到无比喜悦;我也热爱学校的广大教师,面对他们, 我感到无比自豪。 我的职业生涯既简单又平凡, 但其让我感到幸福和快乐,我愿为此奉献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