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吴会雄
近年来,交通“碰瓷”现象时有发生,手法隐蔽多样,既严重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也扰乱社会秩序。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受害者胆怯、嫌麻烦的心理,通过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 然而,坏事做多了总会露出马脚。 近日,徐汇警方就侦破一起“碰瓷”案件。
去年6月20日,市民徐女士驾车沿桂林路右转至钦州路时, 一男子骑着电动自行车突然倒在了车头右前方,徐女士感觉自己并未与其发生碰撞, 遂下车查看。此时男子已经起身,还把倒地的电动自行车扶了起来,主动表示身体没有大碍,但是手机屏幕摔碎了需要赔偿。 因为始终无法谈拢赔偿价格, 徐女士拨打了“110”。没想到民警到场后, 将对方带上了警车……原来,该男子涉嫌“碰瓷”。
案发的前一天说起。 19日,田林新村派出所民警在处理完一起“机非”交通事故后,在录入信息时发现,非机动车骑行人的名字似曾相识,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再仔细回想,发现前几天同样是在桂林路上曾处理过一起事故,非机动车的骑行人也是这个名字。 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杨警官立即把有关情况向派出所领导进行了汇报, 随后调取了该人员的相关交通事故记录。 这不搜索不知道, 一搜索出来的结果让民警吃了一惊。 近两个月来,该人在徐汇、长宁两区相继共发生登记的事故竟有9起。 民警当日还正在研究如何应对之际, 没想到对方“自投罗网”。
到案后, 嫌疑人胡某罔顾左右而言他, 拒不承认犯罪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 民警根据胡某手机内的20余条收款记录, 联系走访了9名被害人制作笔录, 并收集了大量的公共视频。 面对确凿的证据,犯罪嫌疑人胡某的谎言被拆穿。 目前, 胡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警方提醒 >>>
市民在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遵守交通法规。 如遇交通事故,请及时报警,切忌私了,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