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耿洁玉
2月15日元宵节,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出台《打造服务型监管标杆、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 围绕市场准入、市场竞争“两大环境”,结合当前开展的“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推出了9条新举措(以下简称“徐9条”),探索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徐汇实践”。 记者了解到,“徐9条” 涉及行政审批再提速、住所登记再简化、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深化药品审批效能、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 组建徐汇国际标准工作服务平台等多方面。
跨前服务:帮扶“工匠”持照上岗近几年,大家发现家门口高大上的商场、网红店越来越多,而修伞、磨刀、配钥匙这些“居家必备”的服务却难觅踪影。顾爱琴在钟表维修上有一技之长, 她坦言,“我们这种小本生意赚不了几个钱, 现在门面房租高,我之前在小区门房间搭了张桌子,也不是长久之计,真的难以为继。 ”
今年1月,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全市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2条”,指出要“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探索实施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经多次调研,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发现制约个体户发展最大的堵点就是“场地”。 针对这一问题,“徐9条”拿出了解决方案,依托各街镇的党群服务中心、 邻里汇等社区功能性载体, 设置居民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点。街镇对这一举措也很欢迎。
各方的共同努力, 很快结出了硕果。当天,徐汇区首批提供社区服务的“工匠”们拿到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在徐汇田林党群服务中心、龙华街道滨江水岸邻里汇里正式“持照上岗”。正在忙活的顾爱琴高兴地告诉记者:“从今以后,既可以在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等街道设置的各个便民服务点正规合法经营,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有了‘根据地’,成为‘正规军’。 ”
柔性执法:“容错期” 打造包容审慎“暖环境”
在全市开展的“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中,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曾来到上海多维度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访(以下简称“多维度”)。 多维度是注册徐汇的一家新兴的食品快消品清仓电商平台, 负责人杨静坦言发展中的困惑,“作为初创企业,我们对法律法规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对一些轻微违法,监管部门能否以教育指导为主, 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
多维度提出的这一问题,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何既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又守住风险底线,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着手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首提“容错期”概念,并开展了试运行。
在随后的网络监测中, 监管部门先后发现多维度的APP上部分入驻商户的证照信息未公示、划线价格表述不清、逾期作废条款易引发消费者争议等问题,没有简单地“一罚了之”,而是给予了企业15天的“容错期”,并指导帮助企业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试运行的基础上,这次“徐9条”首次将“容错期”这一概念纳入。 即针对新业态、新模式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对于他们的轻微违法行为,原则上采取说服教育、 约谈警示等柔性执法的方式,敦促其在一定时间内改正。当然,如果属于“屡教不改”、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公共安全等违法行为,“容错期”不能适用,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严惩。

服务型监管“徐 9 条”出台
区市场监管局送出助力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