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我们这代人是看着《林海雪原》小说长大的,平时还会哼唱几句解放军小分队侦察英雄杨子荣的一段经典唱词:“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以203首长少剑波杨子荣等36人组成的剿匪小分队, 在夹皮沟的林业铁路工人李勇奇和姜青山帮助下,训练小分队的滑雪技能,不出半个月全部掌握了滑雪技巧。 小分队队员脚下的那一双长长的滑雪板和用来支撑前行的两杆滑雪竿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中。
可惜以前的上海别说能够穿着滑雪板滑雪的“林海雪原”、“雪场”,就连冬天下雪的日子也屈指可数,因此滑雪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
2005年年底,几位同事吃饭时聊起了旅游,最后四名同事达成共识组成了赴哈尔滨旅游的“小分队”,我马上联系了一家旅行社, 于2006年1月6日上午乘飞机出发,下午到哈尔滨太平机场后大巴直接送我们到名闻遐迩的亚布力滑雪场,住进了就在滑雪场旁边的“新闻大厦饭店”。
第二天上午起来,天高云淡,气温报告是零下29摄氏度。 看着饭店门前一望无际、白雪皑皑的高山和宽旷无垠的滑雪场, 我兴奋地不由自主吟诵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导游为我们这个上海散客团找来了当地的地接,地接导游非常热情地为我们借来了免费的滑雪板、 滑雪鞋和滑雪手杖,还问我们要不要借滑雪衣穿,借一套100元。当时100元还是蛮贵的,因为我们自己都穿了厚厚的羽绒滑雪衫,再加上上海导游已经告诉我们可以不借的,于是大家都谢绝了。 地接带我们找了一位滑雪教练,问我们是不是第一次滑雪,当然回答:都是啦。 教练在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和基本滑雪要领后,特别让我们就在第一根平缓的大滑道处练习,千万不要去远处第二第三根滑道,因为那里都是会滑雪的甚至是专业滑雪运动员训练的滑道,一不小心可能会被碰撞,发生意外事故。
又是绑带又是护膝又是高帮的滑雪鞋,我穿上就费了不少时间,再压上滑雪板的带扣就和大家一步一步走向滑雪场。谁知看着别人非常容易的滑雪前行转弯急停,我只能是身体前倾吃力地撑着两根滑雪杆前行,那个速度可以说比蜗牛爬快不了多少。 就这样, 我在雪道上来回硬“撑”了一个多小时,外面冰天雪地,我里面穿的棉毛衫裤早已被汗水浸透了。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岸上观潮嫌水小。 我这次的滑雪经历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也进一步增加了对《林海雪原》剿匪小分队的敬意。 现在,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从电视中看着那些我国和世界各国地区滑雪运动员挑战人类极限的速度和技巧,太让人佩服了,因为我体会得到他们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是多么的不容易。

滑雪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