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会雄
本报讯 今年7月,台风“烟花”席卷上海,台风过境后,地处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交汇处的滨江森林公园,大量垃圾被冲上堤岸,美丽的滨江岸线一度被垃圾堆满。 这些一次性生活垃圾除了进垃圾场,还能如何处理呢?10月16日,在上海植物园,一场垃圾变废为宝的亲子活动找到了答案。
当天上午, 十五组家庭来到上海植物园参加环保亲子手工活动, 活动中用到的材料, 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垃圾———一次性矿泉水瓶。 在老师的手把手教学下, 大家用黏土将废旧塑料瓶制成了海洋主题的手工作品,海草、海星、海螺、海鸟,孩子们将整个大海都浓缩在小小的瓶身上, 不仅认识了塑料瓶的再利用价值, 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手工课后, 孩子们和父母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参观了环保公益园区,了解更多垃圾变废为宝的知识。 据悉,7月台风“烟花”给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带来了20多吨的垃圾,打造花园所使用塑料瓶、废旧雨伞、铁丝等正是来源于这些垃圾。孩子与家长参观后,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一位家长认为很有收获, 特别是带着孩子,从小培养环保意识。上海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黄梅林表示, 从明年开始, 上海植物园也会跟更多优质合作伙伴一起推出自然教育类的活动,引导大家来关注环境保护。

海洋垃圾“变废为宝”亲子活动贴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