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晓
一条条标语、一块块大屏、一处处展示位,10月17日,在上海市推出“一网通办”改革三周年之际,徐汇区处处洋溢着庆祝这个“政务节日”的喜庆氛围。
2018年10月17日, 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三年的时间里,累计实施357项改革,排名全国第一。 同年11月1日,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的徐汇也正式面向社会公众推出了“一网通办”2.0,秉持着“指尖上、家门口、一体化”的全新理念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 三年的时间里,因其独创的“零差别综窗”、“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等特色功能,荣获了无数上海乃至全国的政务服务类奖项。
为了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到“一网通办”的便捷,三周年之际,徐汇区开启了“一网通办”宣传月活动,旨在让更多工作生活在徐汇的普罗大众了解到这项伟大改革带来的“福利”。
多层面覆盖推广
从全市各区层面来看, 纷纷为此次“庆生”使出了浑身解数,摩天楼“点灯”,商务楼“亮屏”,无不凸显出其重视程度。而徐汇作为沪上16区最早开启“一网通办”改革的“示范区”,坚持从企业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线下体验推介活动。
在徐家汇商圈的上海六百广场上,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一网通办”现场推介会活动,通过立式展板宣传改革工作成效,部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由志愿者发放宣传推介, 引导市民体验“随申办”APP相关服务应用。
“为了让宣传范围更加广泛,北至襄阳公园,南至绿地缤纷城等点位,我们都设置了相应的宣传点位,并配有工作人员”,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线下摊位的设置,徐汇区在宣传氛围上也没少下功夫,特别协调了公交公司, 借助原有的1204B定班车,在宣传月期间,将其打造成“一网通办”专线车。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10月,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徐汇区将开展一系列线下活动,还将携手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税务局等众多业务部门一起深入各大商圈、园区和居民区,把服务送上门。 在活动期间,徐汇区还特别准备了定制版的“一网通办”多用途数据线、“一网通办”宣传册,提升市民群众的参与度。
改革措施显成效
357项改革举措,接入事项3376项,累计办件量1.7亿。 这是三年时间来,上海“一网通办”改革交出的答卷,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业务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归集”“一业一证” 等改革事项的落地,不断提高“全程网办”力度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
以徐汇区为例,2018年至今,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共申报了3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主题。 此外,在“一业一证”改革方面,制定《徐汇区推广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方案》,推进首批25个仅涉及地方事权行业落地实施。
除了线下的改革, 线上升级更是不断。 三年来,徐汇区通过区级标准化模式实现“一网通办”平台上的网上办理,本区接入“一网通办”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能力已达到98.92%。
“两个免于提交”工作也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徐汇区 38 个部门 770 项事项(1316个业务情形)共涉及政府核发材料3958份,各部门已确认3702份材料可实现免交,占比93.53%,得益于“电子证照归集”,这其中3355材料可通过电子证照调用实现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