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四个季节,饱含岁月沧桑,真与假、兴与衰、梦境与现实交织,9月2日,根据曹雪芹名著改编的话剧《红楼梦》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全本演出时长约6小时。9月2日《红楼梦》上部“春夏·风月繁华”率先首演,9月3日将首演下部“秋冬·食尽鸟归”,带领观众感受大观园里众生相,领略中式美学。
编剧喻荣军希望主创们和观众一起“站在半空之中”对于小说《红楼梦》进行一次重新打量。 原著《红楼梦》是很少见的先说结局、 再说原委的长篇小说。话剧《红楼梦》也是如此。但话剧与小说的结构方式、 表现形式不一样,讲故事的方式也不一样,“话剧打破了原著的时间线,基于人物关系,人与家族、政治、社会的关系,梦境、虚幻、镜像与真实,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对话等,以人和命运之间的抗争与关联来重新架构这部戏。 剧中有观众熟知的经典场面,但也有全新的解读和表述。 ”
“执导话剧《红楼梦》是一次走出舒适区的创作。”导演曹艳认为,《红楼梦》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东方哲学,贾宝玉经历了“人”灵性的叛逆与文化深层环境的内在冲突,“话剧《红楼梦》努力的方向,就是尝试打开《红楼梦》的心灵世界, 将生活表象与心理真实互为映照,展现一个众生相的心灵图谱,追求《红楼梦》内在精神的完整性。 ”
《红楼梦》舞美设计出自刘杏林之手,整个舞台以白色为主基调,三面巨大的“白墙”跟随剧情打开合上,犹如三面翻开的书本。
作曲祁峰创作的音乐以梦境为主题。在白色的舞台布景中,灯光设计谭华用唯美的灯光语言营造出了如梦如幻的场面。 剧中所有人物服饰都采用白色系,服装设计阳东霖表示,白色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根据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走向,再辅以朱砂、绛红、黛色、鸦青等色。 (转摘自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