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喆衎 陆翔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有着认知功能减退的老人日益增多。 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步入阿尔兹海默病的中晚期, 并错过了干预的关键时期。
认识轻度认知障碍 抓住关键期
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而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轻度认知障碍往往在“老人忘性大”“老人都这样”的误解中而被忽略。
由于对老年痴呆、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不足,很多家属对老年痴呆有着回避心态,总想着“老人以前脑子可好了,怎么会得痴呆呢? ”加上专业的认知障碍筛查没有普及, 这也造成了很多老人往往在达到老年痴呆中度时才会前来就诊。 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吴宇杰告诉记者,“虽然说阿尔兹海默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如果能尽早干预,还是可以延缓病程发展的。 ”
早筛早治 提高对老年痴呆防治的知晓率
一般而言,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老年人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MOCA认知评估量表等给患者做评分, 进行初步确诊。 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通过加强功能训练和药物可延缓其发展,疗效则依赖“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基础就是能尽早筛查出老年人的轻度认知障碍。
吴宇杰说道,“在轻度认知障碍时期, 家属最主要就是要观察老人是否存在某些认知方面的不同,可能是对时间搞不清楚, 也可能是其他生活习惯等。 ”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中度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会出现离家行为,需要家属严密照看,特别是夏、冬季更容易出现意外;到了重症期,很多患者则长期卧床,需要大量护理工作。
吴宇杰还介绍了一个在家简易检测的方法:让老人画个钟。 比如画一个10时18分的钟,看老人画的钟是否有表达时间的完整细节,时针、分针是否有, 时间是否画得对, 如此在家也可观测老人的变化。 当然, 最好的方式还是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且发病初期症状较为隐匿,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