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艺飞
为进一步锻造一支“能治理、善引领”的高素质社工队伍,近日,长桥街道正式启动“长治”交流观察点首轮社工访学行动,聚焦社区治理实战与能力跃升,以点带面推动街道基层治理模式持续优化,为打造韧性社区注入新动能。
此次由长桥街道社工办联合徐汇区社会工作协会,共同策划的“长治”交流观察点,致力于打造社工在家门口沉浸式学习与思辨的平台。
多点开花治理样本各显其能
访学过程中,多个居委会点位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基层治理智慧。
长桥四村居委会借助“民情日志”与三折页工具重建信任纽带, 形成“问题发现—响应—解决—跟踪”的服务闭环; 长桥七村居委会以“一楼一表” 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双三机制”(“三张清单” 联动、“三驾马车”共治)统筹资源,辅以“三巡六访”(网格员日常巡查、 楼组长动态巡查、 智能设施预警巡查;六类人群必访)的防护网络, 实现社区治理的前瞻性与精细化并举; 面对老旧小区的治理挑战, 长桥新二村居委会用“五心工作法”(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决心)与“三不原则”(信息不屏蔽、 问题不隔夜、 矛盾不升级)深化“情感治理”。
问题导向破解治理难题
在加装电梯的推进中,罗秀二村居委会探索“加梯三人组”模式,党建引领、政策解读与耐心协商并重,实现老旧小区治理从“愿望清单”到“实事落地”。在小区“三旧”变“三新”工程中,以居民共商共治为核心,推动“我的社区我做主”理念落地。
面对停车难这一“城市顽疾”, 多个小区协同探索:长桥一村的“车管家”团队实现动态巡查与问题响应;长桥五村等居委会的“排队公示”“规约制定”“收费机制”等举措在不同社区逐步落地,形成系统化应对体系, 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创新机制激发社区共治活力
在治理机制上, 长桥街道积极推动“片区化治理”与商品房社区治理的双轨推进。
以汇成片区为例, 在物业调价、民情快办、协商议事机制等方面发力, 打破传统边界, 实现资源统筹与效能提升;“物业+养老”的融合尝试则进一步拓展了为老服务的内涵。 商品房社区治理中, 一方面通过楼组自治小组实现问题闭环治理, 另一方面在能人库建设与业委会组建上提供了创新路径。
在为老服务上, 园南三村居委会打造了“晚晴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队”,实现重点老人的精准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