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志军 徐喆衎 通讯员 马蒋荣
通常认为,心梗救治的黄金期是发病后前四小时内。在这段时间内,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给血管开辟通道,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日前,在漕河泾街道梦蝶苑小区,就发生了这样一场与时间赛跑紧急救助心梗老人的感人故事。
3月3日20时43分,漕河泾街道宾阳路社区居委社工施旻隽在家中接到居民紧急求助,梦蝶苑小区的陈阿婆突感胸口剧痛、呼吸困难,倒在地上无法起身,希望居委干部能来帮帮自己。陈阿婆的老伴聂老伯因骨折瘫痪在床,也无法帮忙,两人又是纯老家庭,施旻隽一听这个消息,边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红联系,边赶往陈阿婆家。 刘红得知情况后,又立即安排属地居委社工陈佩韵赶往陈阿婆家,同时联系锁匠赶往现场开门。
待居委社工赶到老人家门口,却发现老人家的门怎么也打不开,最终征得老人同意,方才破锁进入。 一进门,就看到老人面色苍白、声音虚弱、呼吸困难,看她一直抓着心口部位说难受,还有全身麻痹症状,就怀疑是心梗,想送她去医院治疗。 偏偏老人放心不下卧床的老伴,怎么也不肯去。 僵持之际,居委社工想到梦蝶苑业委会主任卞士平原是徐汇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立即打电话求助。 5分钟不到,卞士平就带着血压仪和心电图仪赶到,在床边进行完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显示的确是心梗症状,他建议立即送医院。
为了让陈阿婆同意去医院,社工陈佩韵当即表示可以让自己先生留下来照顾老先生,免去她的后顾之忧。 这时,施旻隽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居委社工安抚老人情绪,卞士平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确保老人保持清醒。11点多,救护车到达后,简要交代病情后,施旻隽和陈佩韵随车陪同前往医院,卞士平则冒着风雨,骑着电瓶车赶往医院,到医院时他半身衣服鞋子都湿了。
在医院,施旻隽为老人办理挂号、缴费等手续,陈佩韵则联系老人的家属。凌晨1点同意进行支架手术治疗,1点半顺利进行手术,3点手术完成。 由于送医及时, 加上前期处置得当,为陈阿婆的紧急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阿婆脱离生命危险。
看着陈阿婆病情稳定,卞士平才赶回家; 等所有安排稳妥,两名居委社工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了。 3月4日一早,居委社工又上门探望卧床的聂老伯,还为其安排24小时住家阿姨,解决老人在家无人照顾的困境。
当记者来到梦蝶苑小区实地采访时, 党总支书记刘红说道,“之所以能抢赢这场时间赛跑,不仅得益于漕河泾街道‘走四百’活动的深入,让居委干部全面详实了解每家每户, 对独居老人和孤老愈加关注, 更是居委与业委会紧密联系, 业主自治自主管理更加贴近居民、关心居民, 共同为老人们保驾护航。 ”而此时,陈阿婆正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持续观察, 期盼她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