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丽敏 施昱辰
2月28日,上海博物馆
“文物里的中国智慧———古人的‘黑科技’图文展”如一阵风,穿越千年,吹进了徐汇区上汇实验学校的课堂。 学生代表们化身“小文博研究员”, 在微论坛上分享自己“先导研学” 的精彩收获,让在座的其他同学不禁惊叹,“原来两千年前的工匠早就玩转了‘黑科技’! ”
这场“数智” 探索的起点, 正是上海博物馆与徐汇区教育局联手打造的“项目化学习单”。 它不再是一张简单的任务清单,而是对学生观图文展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进行的设计规划、 实践指引和全程记录,还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工具探索新知,创新实践。 徐汇区作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一直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共同体,此次活动也正是徐汇教育拓展育人场域的又一创新实践。
据了解,上海博物馆“博物馆·大学校”系列活动,以“文物里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策划原创图文展,精选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中20件最具创造性的器物,从技术、工艺、设计和匠人精神等方面阐述古代造物智慧, 挖掘馆藏文物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加入展现当代上博人文物修复技艺和理念的故事案例,古今结合,呈现文化传承中的智慧之光。为了让活动效果更出彩,学校和场馆还开展了“联合备课”。 经过双方的深度合作,场馆资源与教育资源实现了深度融合与升级。 学生们在了解古人“黑科技”的同时,也在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为未来学习实践的创新转型积累经验。
据悉, 上海博物馆进校园系列活动后续还将在徐汇校园持续巡展, 让更多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优质文博资源,为“大思政课”注入深厚文化力量,在学生心中种下传承文化、探索创新的种子。

“大思政”有新“玩法”
徐汇学子用AI破解古人千年前的智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