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殷志军 李瑾琳 图/陆翔
田林公园,始建于1999年,曾经是封闭的田林中心绿地。 2024年,经过更新改造,它焕“颜”归来,成为了全新的,开放无界的社区公园,被称为“林间梦田·都市生境”,是田林居民又一处“家门口的好去处”。 公园里,有一家小小的“宝藏”花店,备受居民的喜爱。
从景观设计师到花店主理人
花店的主理人朱启雁,90后,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本科、硕士都是风景园林专业。店名叫霓娜春和花店,霓娜是她的英文名NINA的音译,而春和,自然是来自《岳阳楼记》中的“春和景明”。 这家花店同时也是田林公园市民园艺中心。
花店在公园的中心地带———林悦廊的尽头, 是一间四壁通透的玻璃房子,鲜切花和盆栽都有。室外的花架、桌子、地上, 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盆栽鲜花。蝴蝶兰精致优雅,花毛茛艳丽多姿,蓝莓的小小花朵宛如铃铛在风中摇曳,还有郁金香,小雏菊,薄荷,多肉……都在早春的和煦阳光中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朱启雁毕业后做过景观设计师,也参与过社区营造的工作。开花店却是出于个人的爱好, 读书时她就对插花、养花有浓厚的兴趣。 她说她想把握住“一些特别及时的快乐”。 开花店让她能够将专业知识、 个人爱好和工作融为一体,学以致用,她觉得非常开心。
自从花店入驻田林公园,每天在公园散步、遛弯的居民经过时,都会在她店门前驻足。有的居民说,“特别高兴这里有家花店, 看看花开得这么好看,心里特别适意”。 朱启雁每天要将花盆搬进搬出。到清明节这种鲜花需求量大的时间节点,居民来买花束,她忙得不得了,但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她工作时,居民在旁边一边聊天一边耐心等她包装花束。 她听着他们的对话,时常觉得温馨而且感动。她在小红书上开设了账号“宝藏Nina”,分享花艺作品,有身在国外的顾客私信委托她送花给自己的亲人,朱启雁也乐意帮忙。朱启雁说,鲜花有着治愈人心的力量。
花店里的每一盆花都是她亲自到上海、 浙江等地的基地去挑选来的,她有时候要看好几百盆花才挑中一盆。但她希望顾客能够亲眼看到这些花以后再购买,她说“这是线下开店的意义”。虽然现在很多基地也有帮忙配送货物的服务, 但无法确保顾客一定满意,所以她坚持亲自挑选。 她说,周边居民的审美都很高,他们如果不满意了,可能不会挑刺,却会默默离去。 她不想让顾客对自己失望。
从入驻社区到融入社区
作为一名90后,朱启雁说,她还没有度过创业阵痛期。 花店刚开业时,也面临着花店知名度不高、品牌推广困难等问题。 这时,田林街道新苑街区党支部书记缪梦怡和她“接上了头”。
新苑街区党支部成立于2024年8月,缪梦怡的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走访沿街商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他们的在地感、归属感。 在一次走访中,缪梦怡了解到了朱启雁的一些困难和诉求。 正赶上蛇年新春,田林街道举办“甜灵市集”新春专场,缪梦怡邀请朱启雁来摆摊。朱启雁精心准备了新春抱抱桶、银柳花束、仙客来等年宵花, 用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市民, 当天她带来的年宵花很快就销售一空。
藉由这个契机, 朱启雁和社区的联系越发紧密了,花店开在公园,从早到晚,花店周围有很多阿姨爷叔在这里散步、遛弯、锻炼身体。日子久了,这些居民跟朱启雁也熟稔了。 有时候朱启雁有事要走开 一会,店里无人照料,她就请门口的阿姨帮她看一下店。 有的叔叔阿姨还会热心给她“提意见”,他们建议她把花店亮化,增加售卖饮料等等。 前段时间,有位居民在公园遛弯的时候,突发脑出血,昏倒在花店门口,大家都围上来帮忙,打120,把病人送到了第六人民医院。
虽然来到田林公园的日子不长,但朱启雁却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浓厚人情味。她说她喜欢这个社区,自己也是这个社区的一份子, 她把家搬到了公园对面的田林十三村。 她成为新苑街区的“街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她会举办公益讲座,为居民科普植物知识。 她和街区一起组织“夜探田林公园”活动,带生长在都市里的小朋友认识萤火虫,看蝴蝶飞舞,听鸟儿唱歌。 她还积极主动参与社区规划,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改建和美化社区, 调解社区矛盾……最近, 朱启雁向缪梦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她希望在这片都市的“梦田”里,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实现梦想,也让这里变得越来越美好。
粉丝福利:
在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中搜索“藏在社区公园里的宝藏花店, 温暖又治愈”,转发该条推文至朋友圈,集齐20个赞,到店出示,点评打卡后可获得福利小盆栽或小花束一份。
活动截止时间:2025年3月31日
地址:徐汇区田林东路414弄26号田林公园内霓娜春和花艺景观
营业时间:10: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