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雪辰
在不少人的生活中, 草草应付早餐、边走边吃,甚至索性不吃已成为常态, 认为一顿吃不好不会有大问题。 西班牙德尔马医院医学研究所等机构发表在法国《营养、健康与老龄化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早餐质量高可减腰围、有益心血管、改善肾功能, 低质量早餐则彻底反过来, 不仅增肥还升高血脂。
新研究纳入了 383 例55~75岁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通过3天的饮食记录评估早餐的热量和质量, 并对其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同时定期监测体重、腰围、甘油三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数据。研究中,高质量早餐的定义为蔬果、全谷物、 不饱和脂肪占比高,红肉、加工肉及添加糖摄入量低。结果显示高质量早餐有益心血管健康, 降低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慢病的发病风险, 还有助保持健康体重、腰围和肾功能。
与早餐质量高的人相比,早餐质量低的人腰围增加了1.5厘米、甘油三酯升高5.81毫克/分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下降1.66毫克/分升、1.22毫升/分钟/1.73平方米。这意味着,早餐这顿饭不能省。
然而, 我国居民吃早餐的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显示, 我国18.4%的人在工作日不能每天吃早餐,29.7%的人在周末不能每天吃早餐。而且,早餐的营养构成不够合理, 食用谷薯类比例达89.4%,奶豆、蔬果比例却不足50%。
对此, 中国注册营养师李园园表示,早餐食物种类单一,可能引起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某类营养超标。馒头、面条大多是精米白面,油条、油饼、手抓饼等食物油脂、热量偏高,长久摄入可能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一份高质量早餐要食物多样、搭配合理,李园园表示,根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可提炼出一个早餐黄金公式———“1+2+3+1”,只需将食物“套入”其中,便可搭配出一份较理想的早餐。
具体来说,早餐至少包含:1种谷薯类主食,以提供优质的碳水化合物;2种膳食纤维,适量摄入蔬菜、水果,保证蔬菜全天摄入3~5种, 水果1~2种即可;3种优质蛋白可供选择,即鸡鸭鱼肉等肉类, 鸡蛋及其制品,以及牛奶、豆浆等饮品,可“干湿搭配”;还有一项是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E等营养,可为早餐锦上添花。李园园表示, 至少包括前三项的早餐才比较营养。
食物搭配过关了, 吃多少量也需心中有数, 以免增加肥胖风险。
大致可用“一手掌握”,包括1拳头主食、 半掌心肉类、1捧绿叶菜(或1拳根茎类蔬菜)、1拳水果,以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坚果只需 1拇指大小。
(来源:《生命时报》)

营养专家推荐一个“万能早餐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