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蒋荣
三国时刘备有句名言流传至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意思是: 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 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在我们老百姓的平时生活中, 每天就有机会碰到“善小” 事和“恶小”事。
比如驾驶者, 他们一上路就有“善小”与“恶小”的两个选择等在前面:十字路口, 看到交通信号灯快闪黄灯时是赶着过还是慢慢停下; 路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横道线, 是礼让行人先走,还是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半夜开车回家,看见固定车位被占, 找保安请占车位的车主动一动, 还是长按喇叭让刺耳的喇叭声在小区上空回荡惊醒安睡者才肯罢休……
又如: 宠物爱好者出门遛狗,也有“善小”和“恶小”的选择。狗主人是拉住完好的牵引绳控制住狗狗的距离还是让狗狗自由自在地东奔西突和它的同类戏耍,甚至狂吠袭人?看见自家狗狗在人行道上方便了一坨污物, 是赶紧清理掉避免他人“中彩”,还是心安理得一走了之? 前者肯定“善小”,后者无疑“恶小”。
还有从6年前上海正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后, 上海市民普遍都能自觉做到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按规定预先分类好,再分别到集中点投入不同的垃圾收集箱, 但还是有个别人为了一己之便少走几步路把垃圾随意堆放在公共场所, 而从自家窗户往下扔垃圾被追究刑责的也屡有所闻。
一位我熟悉的小区保洁工告诉我, 他每天要花不少功夫把湿垃圾桶里混杂的诸如塑料袋餐巾纸破抹布等干垃圾挑出来。 为此, 我每次看到媒体公布的上海市各街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中我们徐汇区和漕河泾街道名列前茅, 我既高兴我们这里的街区居民绝大多数都能在投放垃圾前仔细分类,每天做了“善小”,也为某些人干湿投放不仔细分类的做法而遗憾, 并希望这样的“恶小”越来越少。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们每个市民虽然不必做一个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 但至少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不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恶小”,而多做一些利他利己利环境的“善小”,以积小善为大善,积小美为大美。

善小与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