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大众心理健康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多位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领域专家, 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年人心理调适、老年人心理支持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青少年心理健康: 接纳情绪,科学引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建议,家长和学校应首先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通过适当运动、放松训练等方式减压和调整情绪。 同时,在开学前,提前调整作息时间,逐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此外,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都是缓解开学焦虑的有效方法。
针对青少年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崔永华提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校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都是青少年可以寻求帮助的渠道。 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成年人心理调适: 理性看待心理测评量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表示, 网上的心理测评工具绝大部分是“自评”工具,要理性对待,科学甄别。 如果发现自己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倾向, 应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针对长假过后, 一些人感到身心疲惫、提不起精神等问题,乔颖建议,应尽快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
老年人心理支持:加强情感联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张庆娥指出, 老年人应从自身出发,建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关注自身身心健康。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扩展社交圈,避免“社会孤立”。 同时,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发挥自己的“余热”。 (来源:新华社)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