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蒋荣
不久前,我参加了四天三晚的安徽泾县团队游。 第三天一早,在去景点芸潭洞的大巴上,张导说:如果车上驴友能完成同时有李白和汪伦两位古人名字的“飞花令”游戏,他就将免费为全车游客增加一个景点。 张导的话音刚落,退休前曾是国企办公室主任的老童马上举手并有板有眼地高声诵念起来:“《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瞬间大巴车上掌声雷动,张导在大大赞扬了我们这批游客文化层次高的同时,表示今天新增加的景点就是当年汪伦送李白的“桃花潭”。 我也特别高兴, 自己背诵了几十年的这首千古绝唱,今天居然能够亲自体验一下诗人李白写给好友汪伦这首留别诗的意境,那该是一件多么有诗情画意的美事啊。
很快大巴车停在了桃花潭风景区入口处,张导带了我们一行人进门后,就指着不远处石坊周围的草地、两匹石马和一大片水域说:桃花潭就在那里,半小时后景点门口集合去午餐。
只见张导口中的桃花潭,镜水盈盈、群山苍苍,诗意胜景令人陶醉。 一艘长约30米,以稻草为舱顶、十六扇红格木栅为船窗的木船停靠在桃花潭渡口。 大家各自以绿水青山、木船石马为背景拍照留念。 当我小心翼翼地通过渡口跳板登上船甲板时,山色空蒙中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千年前汪伦送李白到这艘木船甲板前依依不舍的动人一幕。
不经意间,我问了景区一名工作人员: 这片水域就是水深千尺的桃花潭?回答说:不是,并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山路说:从那走上山才能看到呢。 我一下子懵住了:难道桃花潭在山上? 今天如果到了桃花潭,却不见桃花潭,那不等于白来。 眼看离集合时间仅剩5分钟了。我赶紧找到张导,说怎么没有指导我们上山看桃花潭? 我要去的! 张导说上去有蛮长一段山路, 一般游客都不去的。你去可以,但必须有一位同行者。 另外,大巴不等你了。 并告诉了我午餐的饭店地址和下午发车时间,哇,还有不到两小时。 但我已下定决心:就是不吃饭,也要见识一下李白诗中的桃花潭。 正巧同事乐工和老童走过,他俩马上表示一同去。
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们三人顺着花岗岩碎石铺就的曲曲弯弯上山台阶一步一步地往山顶走。 只见路两边的树木竹林郁郁葱葱,太阳光只是偶尔象银剑般地插几根下来,台阶缝中钻出的一丛丛野草野花随风摇曳,不时往人的裤管处拂撩,让人感受到久违的自然清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了几百级台阶后,豁然开朗,一个考究的路标分别指向桃花潭、青莲祠、怀仙阁、汪伦墓、汪伦祠、万象阁、四君子馆和义门等路径。 在青莲祠的石雕像前、汪伦的墓前,我们都虔诚地拜谒了千年前的两位名士。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能走马观花般地观赏了其它景点。最后,在门厅上挂有“虫二”(寓意“风月无边”)匾额的江心洲二层怀仙阁,我们凭栏尽情地观赏了离我们约五十米下方的李白诗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美景。
手机导航加问路, 我们很顺利找到了张导告知的餐馆。午餐当然结束了,但有三位驴友送来了干粮, 还笑着说:“看到你们在群里发的景点照片, 后悔没有跟你们同行,现在正羡慕、妒忌、恨呢! ”
苏东波有名言“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我们三人这次反常的桃花潭游,也正和了个“趣”。

“桃花潭”游趣